当前位置:

“我们都是追梦人”

来源:湖南工人报 编辑:李文洁 2019-01-24 08:08:54
时刻新闻
—分享—

场外天寒地冻,场内热闹喧天。

1月20日,大寒。湖南第八届农民工春节联欢晚会上,情景剧《不忘老乡亲》再现了“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湘西十八洞村的发展新面貌,将整台“春晚”推向高潮。十八洞农民工艺术团首次亮相湖南农民工“春晚”,28名成员身着苗族服饰在台上热情演绎,台下观众掌声不断。

当天下午2点左右,岳麓区莲花镇长沙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内座无虚席,舞台上流光溢彩。湖南第八届农民工“春晚”在这里激情上演,来自全省的农民工代表共1100多人,欢聚一堂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

对于情景剧《不忘老乡亲》,“春晚”导演毫不掩饰自己的喜爱:“在12个节目中,无论是主题创意、节目编排,还是服饰民俗和背景视频都是数一数二的!”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苗寨,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方略。2017年2月18日,十八洞村宣布成功脱贫。

返乡、脱贫,“摘帽子”,产业脱贫首当其冲,十八洞村许多在外务工人员成为“追梦人”!

十八洞农民工艺术团团长杨超文告诉记者,自己曾在浙江台州的一家五金厂务工20年,什么工种都干过,老板非常看重他。在电视上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到了苗寨的消息后第三天,就决定返乡。老板当时为了留住他,答应在原来基础上,薪水加一倍。“不过还是义无反顾回来,现在村里有个自己的农家乐,去年年收入有16万元。”杨超文庆幸当年的选择。

1998年出生的施芳丽是邻村嫁到十八洞村的媳妇,也是村农民工艺术团中的一员。前几年还在外地打工,听说村里搞乡村旅游开发,要解决一批年轻人就业问题,她动心了。了解到有一个讲解员的岗位,施芳丽决定试一试。于是苦练普通话,练胆子,回到了十八洞村去应聘后,施芳丽正式成了村里讲解员,并且参加了村农民工艺术团。

立志、反哺,“拔穷根”,文化脱贫和观念脱贫紧跟其后,文旅融合适逢其时,十八洞村返乡农民工走在新的追梦路上。

湘西十八洞农民工艺术团2018年5月成立,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加入。

“宣布脱贫后,更多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就业了。我们就盘算着如何组织这些年轻人成立农民工艺术团,一是为游客推广苗歌苗舞苗鼓等民族文化,二是搞好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杨超文越说越兴奋。

杨超文坦言:“虽然水平有所欠缺,但从小就有唱歌表演的爱好,返乡脱贫了,有信心和底气了,对精神生活就有追求了,现在当上村里艺术团团长,大家快乐,我也很开心。这次应邀赴长沙参加农民工春晚,来之前还专门请县里专家作了指导,没想到节目这么受欢迎。”

艺术团年龄最大的演员是69岁的石爬专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曾亲切地称呼她为“大姐”。在表演中,这位苗族老人神情和蔼,满脸笑容,自带“表情包”,完全是原汁原味、本色出演。“我就是喜欢和团里这些年轻人在一起,他们到哪我就跟到哪。”石爬专老人的两个女儿都嫁人了,现在家里孤身一人,参加艺术团可把她乐坏了。

十八洞村农民工艺术团成员吴满金,是村妇联主任。“为参加这次演出,我们白天干农活,晚上搞排练。大家都很高兴能够成为十八洞村的传播者和代言人。”吴满金说,他们除了唱歌,还会打鼓、接龙舞等。吴满金还有着自己的养蜂产业,她的“金兰土蜂蜜”一年收入10多万元,并为周围村养殖蜜蜂的村民提供技术一起脱贫致富。

湖南农民工春晚发起人朱良成介绍,十八洞村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大批务工人员返乡,乡村文旅融合很有特色。本届“春晚”组委会前往主动对接时,就对他们来参加“春晚”充满了期待,对原创情景剧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来源:湖南工人报

编辑:李文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工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