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三银四”就业活跃期 小心“花色陷阱”

来源:中工网 编辑:李文洁 2019-04-03 09:24:48
时刻新闻
—分享—

“金三银四”说的是就业市场的活跃时期,但与活跃的市场需求同步的,还有频出新招的“花色骗局”。继“置装费”、“培训贷”后,又现“短期灵活用工”的新陷阱。

造成诸多求职者就业陷阱存在的因素有很多,但综合概括起来,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社会存在不良风气、不法企业陷阱隐蔽和求职者自身缺乏意识。

首先,造成这种不良风气的土壤是形势严峻而缺乏规范的就业市场。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求职者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在这种社会现实下,一批非法的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它们打着为求职者找工作的旗帜,收取介绍费、手续费等各种费用,而且根本提供不了可靠的就业信息。由于这些中介机构的流动性极强,在牟取了足够的钱财之后,他们往往溜之大吉,逃得无影无踪,使得有关职能部门的追查难上加难了。

另一方面,就业陷阱的设置肯定与不法企业脱不了干系。一些企业一方面联手中介机构,营造出提供诱人职位的假象,另一方面,在录取员工中也隐蔽相当多的手段。例如,表面上一切按程序进行,在面试之后,通知其可以即时上班时,假借各种名义收取费用,并以职位录取相要挟,求职若渴的劳动者,很难不“上钩”。

再者,求职者自身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较差也助长了不良风气的蔓延。很多求职者一旦上当受骗,便不知所措、自认倒霉,甚至自暴自弃。在生计的压力之下,急切地想要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被骗的钱财倘若不多,便无力,也无意追讨,降低了非法中介及不法企业的违法成本,使其在一次次得逞中愈加有恃无恐,破坏了整个社会的就业信用体系。

据此,只有从根源上解决这三方面的因素,才能帮助求职者绕开纷繁复杂的“花色陷阱”,就业市场也才能够得以净化。

来源:中工网

编辑:李文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工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