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匠精神三湘行 | 全国技术能手刘建伟,24年都在跟“发丝”较劲

来源:湖南工人报 编辑:李文洁 2019-05-14 09:24:33
时刻新闻
—分享—

他被大家誉为“荣誉收割机”,从市到省到全国各种奖项都被他收至囊中。24年如一日地潜心打磨,他加工的零件尺寸精度能达到0.002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

人物名片

今年42岁的刘建伟,从19岁进厂,到现在已经24年了,他从小学徒到湖南省“十行百优”钳工状元,名声大震。如今的他,荣誉满身: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五一标兵,湖南省五一先锋,湖南省技能大师,湖南省百佳首席技师,全国技术能手。

把军品做成“艺术品”

刘建伟所属的工具机修车间主任王东海

最精密的零件、最后最关键的工序、加工精密的尺寸、最后都是由刘建伟来完成。

金属加工行当里,有句话叫“万能的钳工累死人”,意思是:钳工这种工作,要靠双手去打磨各种零件,加工、装配、修理,费时费力且强度极高,不是常人可以胜任的。在刘建伟所负责的加工零件中,很大一部分要用于军品生产,要求就更为严苛了。

去年,公司接到一个军工产品的底火座装配任务,要求底火座端面必须低于药筒端面0—0.25毫米。底火座与药筒之间为螺纹连接,没有用于定位的台阶,而每个螺纹的起点不一样,拧进去的距离就不相同,这样会影响枪弹的发射精度。

关键时刻,刘建伟带着团队展开了技术攻关。因为没有先例借鉴,完全只能靠自己摸索,他们先后设计了十几套方案,再对每一套方案进行试验。经过近11个月的摸索、试制,终于制做出一个装底火专机,可以将底火座深度尺寸的误差控制在0.003毫米以内,而且深度尺寸可以调节,极大地满足了该产品底火座装配的精度要求。

工作时精益求精。

“平时人们总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钳工装配操作就是这样的,要求比毫、厘更精细。” 刘建伟解释说,在机械制造业中,钳工是确保品质的关键一环。在高精度的要求下,他们用指尖感受零件咬合,把误差控制在毫厘之间。“尤其是军工产品,更要精雕细琢,把他们做成‘艺术品’。”

即便现在大部分钳工工作,已可以依靠机械化和自动化,但遇到复杂、高精度的零件加工,还是要靠手。由于每个人的手法技艺都有不同,产品的差别也体现在这些细微的动作中。

一双巧手,一颗匠心

“我只是比别人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琢磨。”

说到刘建伟的一身本领,有一个就不得不提,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刘建伟刀具加工法”。

有一次,在新产品试制过程中,某产品弹带槽加工精度较高,最小窄槽只有0.5毫米、尺寸公差要求±0.01毫米,这种产品的加工“史无前例”。

接到任务后,刘建伟向领导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把这个难关拿下来”。他连续好几天泡在车间里,通过反复试验摸索,成功研制出一套专用刀具,其工作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了10倍,每年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多万元。湖南省职工技协将这种操作法命名为“刘建伟刀具加工法”。

军工产品的特点就是工装品种多、工作量大、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刘建伟几乎每天都会遇到难题,可他认为“难题并不可怕,知难而进最重要。”

近几年的军品订单,加工品种多、形状复杂,需钳工制作的品种就有400余种,几乎全无通用工具。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刘建伟和大家反复查阅图纸,研究工艺,仔细琢磨,最终设计制作了一套钻、铰、锪孔定位夹具,从而达到操作简易、快速方便的目的,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

潜心钻研。

刚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刘建伟把休息的时间都用来琢磨图纸和工艺改进,日复一日地锉、锯、打、钻,他也记不清双手磨出了多少血泡。现在每天上班指纹打卡,由于他的手纹被磨平了,无法显示身份,而只能通过人像打卡。

有难题,找刘“大师”

“当大家认可你了,碰到什么技术难题都会来找你,对你抱有很大希望,我也不能让大家失望。所以我就逼着自己更要提高,不断学习钻研,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艺。”

刘建伟所在的车间是公司的关键单位,担负着各种工、模、量具和非标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面对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他带领大家查资料、学技术、不怕失败、一次又一次地为公司排忧解难。

以前,上引信工序采用手动上引信机,弹体的夹紧,引信的拧紧都是靠人力完成,劳动强度大,造成上引信工序成为装配生产的瓶颈之一。2017年,公司将半自动上引信机的设计制造列入“扩产能、增效益”工程。针对存在的问题,刘建伟带领工作室成员展开技术攻关,通过精心调试,使专机达到了设计要求,“以前要4个人来手工操作完成的工序,现在只要两个人就能完成了,而且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刘建伟和工作室成员一起讨论技术问题。

有难题,找刘“大师”;遇到新产品,上了新的生产设备,还是找刘“大师”。用同事的话说,“他要比机械加工的精细度更高。而且生产中无论谁找到他、哪怕只是说一声,他就会立刻放下手里的活,热情帮助解决。”


来源:湖南工人报

编辑:李文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工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