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世光)“一定要兑现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日前,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宋希斌在出席全省“百大项目”建设劳动竞赛时提出要求。黑龙江省总工会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劳动竞赛评价机制改革,凸显“干与不干”“干好与干坏”之间的差异化。
工作结果带来的不同奖励,只是一个方面。此次开展服务“百大项目”劳动竞赛,黑龙江省总从多个方面强调差异化。
今年2月,黑龙江省政府印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从稳投资、补短板、促发展的目标出发,抓好全省百余个涉及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民生项目等方面的大项目建设计划。为了助力全省“百大项目”建设,黑龙江省总制定了劳动和技能竞赛方案,并召开了现场推进会。
黑龙江省总在竞赛方案中要求,不同工会组织开展的竞赛活动也要不尽相同。例如,水利工程、水环境治理、森林生态建设等领域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劳动竞赛”,“百大项目”中的高危行业开展“安康杯”劳动竞赛。各级工会组织不能笼统命名、“统一”开展,务必针对自身领域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确保竞赛“实在管用有效”。
在竞赛开展形式、载体方面,黑龙江省总提出了“当好主人翁,建功新龙江”的大主题,各级工会组织要围绕这一主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小主题,通过紧扣企业发展所需,把项目建设的难题、瓶颈和短板作为劳动竞赛的聚焦点,通过竞赛的正向激励破解难题。
黑龙江省总同时要求,各级工会组织既可以通过自身打造“创新工作室”,也可以与人社、科技、住建、工信等部门联合等不同方式,确保竞赛成果落地、固化。
用差异化的奖励评价劳动竞赛,也是黑龙江省总推动本次活动扎实见效的方法之一。省总提出,将“百大项目”劳动竞赛纳入各级工会组织的考核目标,并将其作为年终评估的重要指标。评价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兑现“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对于优秀竞赛单位和个人,不仅要作为先优模推荐的优先人选,还将利用全省范围内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有利契机,协调人社、发改、交通、住建、水利、国资委等部门健全竞赛奖励机制,把竞赛成果与职工技术资格晋升、收入待遇提高、绩效奖金挂钩,增强职工在竞赛中的获得感。
此外,对于竞赛组织不力的单位,除了被通报外,还将影响年度目标考核,取消参加次年“百大项目”劳动竞赛省“五一劳动奖”的评选。
来源:中工网
编辑:李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