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海外订单骤降,中小型外贸企业如何“自救”?邵东这家创业园复工复产的启示

来源:湘工e家 编辑:李文洁 2020-04-17 10:24:34
时刻新闻
—分享—

随着海外疫情的蔓延,很多国家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这也让国内的外贸企业承受了巨大压力。从年初的无法复产复工、担心交货延迟,到如今复产复工了,订单却被取消。这两个月以来,中国外贸企业的心情堪比过山车。

这一特殊时期里,外贸企业该如何“自救”?邵东市隆源中小企业创业园几家企业的一系列举措或许能给外贸企业带来一些启示。

转产

湖南隆源(控股)集团(以下简称“隆源集团”)是集境内外平台搭建、境内外工业园开发、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综合型实业公司。旗下在隆源中小企业创业园内,有大大小小外贸制造企业近60家。

“这段时间,对外港口、码头等,除了防疫物资,其他外贸产品都暂时无法出口。园区里,从事箱包生产的公司比较多,80、90%的订单又都是外贸出口,疫情期间,的确受到了严重冲击。”李林是隆源集团销售和生产部经理。近几日,他也一直忙着在厂区内“轮轴转”,监督着生产情况。

“货物不能外运,就只能积压在仓库,而新一年谈好的订单,也基本没了下文。”李林表示,自3月份开始,隆源集团便陆续接到了国外客户提交的暂停发货方案。不仅遭遇了订单输出难题,公司在外贸现金交易上,也面临着较大的阻力。

如何挺过“寒冬”,隆源集团开启了一场“自救”行动。

▲转产!生产防护服。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时间里,隆源集团依据自身的海外市场优势,不断在多个国家搜集防疫物资,捐赠用于国内抗疫需求。可不论是防疫物资的紧俏,还是运输成本的高昂,都为公司带来了不少的经济压力。

“口罩与防护服制作所需的机械设备,我们自己有。因此,疫情期间,为加快防疫物资生产供应,政府对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李林介绍,在政府的号召下,隆源集团于2月底开发第一条防疫物资生产线试运营,并获得了较好的生产效应。

▲员工正有条不紊生产口罩。

“我们有箱包工厂10个,服装工厂5、6个。自行改制后,服装和箱包工厂都改成了口罩和防护服生产车间。”因此,在特殊时期里,隆源集团旗下主营箱包外贸的企业,变身为防疫物资生产单位,继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身的力量。

“这样的方式缓解了一定的经营压力。”李林表示,“转业”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也解决了流水线工人无事可做的困扰。到目前,员工上岗率100%。

内销

由出口转内销是该园区另一企业——湖南邵东龙哥箱包公司(以下简称“龙哥箱包”)选择尝试的办法。

“去年,我们的内销订单业务就已经达到了2000万元。”该企业负责人王燕介绍,龙哥箱包不仅与海外20多个国家有业务往来,同时,也与国内沿海等城市的相关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出口”转“内销”的“自救”方式,在缓解仓库压货的基础上,也为龙哥箱包在特殊时期里,赢得一丝“喘息”的机会。

▲一批货物正发往云南、四川。

“外贸企业转内销,产品优势易转换成竞争优势。”王燕介绍,尽管公司90%的订单业务均来自海外,但依托老客户,转战国内市场,能够缓解一定的企业经营压力。

“韬光养晦、保存实力,或者维护好自己的老客户,都是外贸企业在这个特殊时期里的经营办法。”王燕表示,“待到疫情结束,春暖花开,外贸同样会回暖。而那时,也将迎来行业发展的好时机。”

除了邵东隆源中小企业创业园

这些自救经验

小编还贴心

为您准备

这11条建议

或许有用

01

没定金,免谈

02

原本有定金的,加大定金的份额,当然全款最好

03

信用证付款免谈

04

工厂原材料采购尽量少量多频次

05

对自己的老客户进行全面评估

06

外销合同、采购合同要正规

07

跟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

08

良好的供应链非常关键

09

接标准化订单

10

做好团队维稳工作

11

如有可能,可以小量尝试海外仓

来源:湘工e家

编辑:李文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工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