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破解疫情期间大学生应聘新陷阱

来源:中工网 编辑:李文洁 2020-06-03 10:18:14
时刻新闻
—分享—

劳权观点:防掉陷阱第一步:丢掉“校园思维”

每年6月,既是毕业季,也是就业季。相较往年,今年的6月尚未摆脱疫情影响,且据统计,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同比增长40万,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疫情下的就业季,如何稳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各单位纷纷开放线上平台,云招聘、云面试一时成为风尚。

线上就业有线上的便捷优势,但也有其天然缺陷:云签约是否靠谱?电子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这些都是应聘者不得不提防,也是我们《劳权周刊》必须再次提醒的,希望能给予应聘者以指引。

摄影 贡俊祺

“三方协议不能替代劳动合同、空白合同签不得、入职体检不能收费……”事实上,这些提醒不仅仅是在疫情期间,之前,几乎每年,各大媒体都会轮番宣传,但仍有不少受骗上当者。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曾对100余所高校的605名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75.7%的受访者表示曾在找工作时受到过不公平的对待。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校园思维”作祟。

所谓“校园思维”,是一种仅仅适用于校园这样特殊环境的思维方式。在学校里,最多的元素是考试、扣分,学校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把犯错量化的地方,但当离开单纯的校园环境进入社会后,事情变得复杂多元,容错率也大幅降低,犯错成本可能会很大,如果一个人仍然受到“校园思维”的支配,那么将会直接影响他的职业发展和成就高度,进而影响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因此,毕业生从离开校园、走入社会后的第一步,就应是抛弃固有思维,不断地学习并完善自己。有效的渠道可以是在进入职场前多参加校内就业指导中心准备的各类课程,并积极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如果有机会可以提前参加实习,加深对公司及行业的了解;同时,多向有社会经验的前辈请教、学习,以尽快适应工作的节奏。 (文 李轶捷)


来源:中工网

编辑:李文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工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