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人日报社评:保护劳动者权益,再硬的“骨头”也要啃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李文洁 2020-10-20 14:06:15
时刻新闻
—分享—

越是矛盾多、纠纷频频的领域,越需要下大力气寻找破解途径。一味回避矛盾,只能使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重。再硬的“骨头”,只要一口一口地啃、一天一天地啃,终有啃下来的时候。而借助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力量,也有助于相关治理的持续推进。

自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来自《工人日报》的《建筑市场劳务用工调查》系列报道,用先后五篇报道,为公众呈现了建筑领域近年来发生的诸多变化——政策“重拳”连出;包工头被禁后纷纷寻求出路;劳务中介整合资源谋求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农民工工资改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农民工不再仅凭口头承诺便跟着熟人走向工地……在一次次变革中,市场秩序日渐规范,劳动者权益获得进一步保障。

建筑业一直是我国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行业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在全国2.9亿多农民工中,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达5400余万人,占比仅次于制造业。与此同时,建筑业在用工问题上却面临比其他行业更为复杂的局面。

以往,大批农民工在包工头的带领下进入工地,这种分散、灵活的用工形式让农民工往往能快速找到工作,然而,由于工程项目层层转包甚至违法分包,行业用工不规范,工人流动性强,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农民工合法权益缺乏保障。当他们面临欠薪、工伤等问题时,往往无法确定责任主体且证据缺失而难以为自己维权。曾经连年出现的岁末讨薪潮,几乎成了公众强烈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

而该领域类似侵害农民工权益的事件,现在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一改变的背后,是该领域相关治理的持续推进,是相关部门多年“啃硬骨头”的不懈努力。

实际上,早在15年前,原建设部就发布《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禁止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包工头,提出要用3年时间,农民工基本被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直接吸纳。此后,紧随市场变化,相关政策不断细化。比如,严禁将工资发放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明确建筑企业不得聘用未登记的建筑工人等。一系列举措剑指不规范的劳务用工形式,制度的篱笆越扎越紧,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网越织越密。

比如,以往,包工头随意用工,管理混乱,农民工工资大多靠口头约定;如今,用人单位必须进行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与农民工书面约定工资支付标准、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比如,以往,农民工不清楚谁是用工主体,发生欠薪后向谁要工钱、打官司去告谁,都是难题;如今,因工程分包转包而发生的欠薪,都可以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再如,以往,农民工维权时间漫长,常常历经一裁两审若干年,即使赢了官司,也可能因施工单位没有支付能力而陷入拿不到钱的窘境;如今,农民工不必为此而担心,因为有规定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工之前就必须预存工资保证金,专门用于支付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诸如此类,建筑行业用工规范一个个确立起来,它们几乎覆盖劳动用工所有环节,让农民工在维权时有政策可遵循、有法规可依从,形成了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硬核力量,也大大提升了政府部门在务工者心中的公信力。

建筑行业用工规范的变化,给其他领域的相关治理带来一定启示。比如,越是矛盾多、纠纷频频的领域,越需要下大力气寻找破解途径。一味回避矛盾,只能使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重。再硬的“骨头”,只要一口一口地啃、一天一天地啃,终有啃下来的时候。而借助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力量,也有助于相关治理的持续推进。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建筑劳务市场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政策尚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比如,建筑工地在赶工期和收尾时需要大量临时工,而这些临时工遭遇的入场难题至今没有很好解决;比如,一些不具备用工资质的包工头,通过挂靠劳务公司穿上“马甲”,摇身一变成了“正规军”后继续揽活,侵害农民工权益的隐患仍在。

期待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监管,将潜藏的隐患及时清除,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真正实现规范建筑劳务市场、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初衷。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李文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工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