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汉,1898年3月28日出生于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朝阳村。1911年至1914年,李启汉在县立高等小学读书。1915年至1917年在衡阳三师读书。1917年2月,李启汉转入长沙岳云中学读高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投身到运动中,发动校内外同学参加罢课,上街游行宣传,反对军阀卖国贼,抵制日货。他还积极参加毛泽东等发起的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运动,被推选为学生代表之一。在运动中结识了邓中夏、毛泽东等人。
1920年5月,李启汉到上海后,结识了陈独秀、李达等人,常向他们请教。1920年8月,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接着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李启汉即成为最早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为组建全国性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做了大量工作,并受命开展活动。
1920年秋,李启汉办起劳动补习学校,称作“半日学校”,这是党领导下的上海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为党开展工人运动和培养工人运动领导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后把工人半日学校暂时改为上海工人游艺会,1920年12月,上海工人游艺会成立大会在上海公学举行,李启汉担任大会主席,到会400余人。
1921年8月,党中央在上海成立一公开的做职工运动的总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张国焘任主任,李启汉任干事。创办机关刊物《劳动周刊》,李启汉任编辑。为办好《劳动周刊》李启汉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劳动周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引导工人阶级进行斗争。
1921年7月后,李启汉作为党领导工人运动总指挥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成员,亲自组织了一系列震惊中外的罢工斗争,成功地领导了上海英美烟厂8000工人大罢工,成立了上海烟草工会。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爆发,他组织了香港海员罢工上海后援会,筹款援助罢工工人及其家属。还代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到香港、广州慰问和鼓励罢工的海员。返上海后又成功地发动和组织了浦东日华纱厂和上海邮电工人的大罢工。
1922年6月,租界巡捕房以“煽动”罢工罪将李启汉逮捕入狱。坐了三个月洋监牢,后引渡给上海军阀的官厅,关进龙华军事监狱,直到1924年10月方释放出狱。两年多的牢狱生活,使他受尽各种折磨。李启汉的妹妹夏明曾回忆:“大哥刚从监狱里出来时,骨瘦如柴,难以辨认”。
经过短期休养后,李启汉奔赴广州。1925年劳动节,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中华全国总工会,李启汉和邓中夏、李立三人等均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从此,李启汉就留在广州,和邓中夏等共同主持全国总工会的日常工作,并直接参加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省港大罢工。
1925年6月,李启汉参加组织领导了省港大罢工。他日夜操劳,四处奔走,安排省港大罢工事务和生活经费。他为全国工会运动在组织上的统一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提出的《罢工援助案》和《八小时工作制》两个著名提案,推动了整个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省港大罢工结束不久,中华全国总工会迁至武汉办公,李启汉奉命留守。1927年,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中李启汉被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大骂“国民党反动派卑鄙无耻”。1927年4月底李启汉英勇就义,年仅29岁。
他牺牲后,1927年6月间在汉口召开的第四次劳动大会上,代表们对李启汉等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在广东“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壮烈牺牲表示沉痛的哀悼,并一致通过决议,表示“大会誓愿为诸烈士复仇,继续其精神奋斗!”
在短短的革命生涯中,李启汉曾三次被捕、两入牢狱,最终为革命事业牺牲,被邓中夏称为中共历史上“坐狱最早最苦的同志”。1945年3月1日,毛泽东在给李启汉的二妹、邓中夏夫人夏明的信中写下了“继启汉中夏之遗志”,高度评价了李启汉伟大的历史功绩。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彭沛
编辑:陈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