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以来,各地相继启动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改工作,密集出台鼓励生育措施,延长产假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
最新全国多地产假一览表↓↓↓
来源: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
那么
各地生育假期为啥不一样长?
休产假期间还发工资么?
延长假期会不会对女性就业产生影响?
……
你脑海里是不是产生了一连串这样的疑问
小编帮你整理了一些答案↓↓↓
各地生育假期为啥不一样长?
各地的生育假期都是由产假和生育假组成的。
根据国务院制定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8天。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各地方在国家规定的产假基础上,还规定了当地的生育假。最近全国多地调整的计划生育条例,主要就是对生育假进行调整,大部分省份将生育假由过去的30天延长到了60天。
从实际上来讲,产假和生育假没什么区别,我们现在讲的通常意义上的“产假”,指的其实是产假和生育假两者相加的天数。各地生育假时长规定不同,因而产假的时长有区别。产假和生育假原则上要连续休,中间不能中断。
例如,北京市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按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延长生育假六十日。这也就意味着,北京女职工的产假与生育假相加,生育期间,可有98+60=158天假期。
休产假期间还发工资么?
女职工休产假的工资是由生育保险基金提供的生育津贴。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规定: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职工平均工资一般与生育者本人的原工资标准有差异。生育津贴高于本人原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原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生育津贴不缴个人所得税。
延长产假会不会影响女性就业?
产假大幅延长、增设育儿假,工资还照发,这样的生育大礼包乍一看非常完美。职场女性是不是更有底气,能放心大胆地生娃了呢?
然而,事实可能不是这么理想。
网友留言截图
从企业角度来看,面对女性超长待机版的带薪休假,加重了企业的用人成本。是不是所有企业都愿意兜底?有没有能力兜底?
从育龄职场女性的角度来看,生育假期的延长也不完全是好事。长达5个月甚至6个月的产假期间,其他员工会替代生育者工作,休假结束之后,自己的原工作岗位还在不在?长时间休假造成与工作脱轨,晋升还能不能实现?
有网友建议,将男性陪产假也大幅延长,缩小产假对男女职员的差异化影响。但也有人担心,这会导致有生育计划的夫妻共同受到职场歧视,或者绩效和晋升都受到不小的影响,进而导致家庭经济压力更大,造成有生育意愿的家庭更少。
假期过长有可能影响女性就业,从长远看不利于维护和发展女性权益。在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一个育龄女性较长时间脱离社会,给其恢复工作和恢复身心所带来的困难是实实在在的。
休假、补贴怎样真正落地?
延长产假带来的成本全由企业负担,显然是不现实的。容易造成企业在用工、招聘时有意回避育龄女性,而这也是带薪休假推行多年成效不大的原因。只有政府财政切实分担起一部分生育成本,在减免税费外,补偿企业的雇佣成本,企业才能有意愿配合这项政策的落地。
为此,专家建议——
各地不仅要监督休假制度执行,更重要的是构建一套合理的休假成本分担机制,让用人单位愿意支持休,婴幼儿父母敢于休。
应抓好修改后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效果的监督检查,各级人大常委会要通过执法检查、执法调研、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形式,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联动,促进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针对个别地区已出台给二孩、三孩家庭逐月发放育儿补贴金的政策,专家认为,相关措施应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各地在出台政策时应从地区实际出发,避免盲目跟风或“一刀切”。
让职场女性“敢”生娃
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发力?
新生代父母对婴幼儿托育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托育机构数量偏少、价格较高,普惠型托育机构匮乏,不少家庭陷入“想送托但送不起、不敢送”的困境。
激发生养意愿是一个需要全社会理解并参与的系统工程,要啃下教育、住房、医疗等“硬骨头”,切实减轻生育多孩家庭负担。
为此,专家建议——
加大托育服务供给是现阶段最为紧迫的着力点之一,应大力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兴办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形成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和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服务网络。
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大力执行学位随机分配原则,推动各片区间教育资源更均匀分布;还可探索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建立从怀孕保健到孕期分娩再到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的全面鼓励生育体系。
加大医疗投入,保持房价长期稳定,是降低抚养直接成本的关键举措,应通过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降低医疗费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为让女性放心生娃
保障女性生育后就业
长沙市还发布新规划
禁止这种行为
11月30日,长沙正式颁布《长沙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妇女发展规划》)和《长沙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儿童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5年,长沙妇女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健康、教育、就业、参政等主要指标与国内一线城市妇女发展水平基本持平;继续保持长沙儿童发展水平在全省的领先地位,争取达到国内一线城市儿童发展的平均水平。
新一轮《妇女发展规划》设置健康、教育、经济、参与决策和管理、社会保障、家庭建设、环境、法律8个领域,新一轮《儿童发展规划》设置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7个领域。
该规划将学生欺凌专项治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将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制机制,并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希望社会各方能够共同克服障碍
共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让更多职场女性“敢”生娃
来源:湘工e家微信公众号
编辑:李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