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福建泉州市总工会:创新引领 培育产业“新工匠”

来源:中工网 编辑:李文洁 2022-12-15 17:00:42
时刻新闻
—分享—

专注通信新技术、助推产业数字化的5G专业人才,科班出身的“芯”技术90后青年职工,30多年培育数千名“智”造数字化人才的职校老师,还有专、精、特、新企业研发一线的技术骨干,制造业技改能手、非遗技艺传承人……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总工会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命名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40名优秀产业人才为2022年度数字“泉州工匠”。这正是泉州市总工会重视培养工匠人才的缩影。近年来,泉州市总工会坚持创新引领,为产业培育“新工匠”,为企业、行业高质量发展装上“加速器”。

1

泉州市总工会发挥劳模工匠人才引领作用,开展“万名名师带高徒”活动。 洛江区总工会供图

创新+工作室,培育工匠人才

聚焦“强产兴城”,培育工匠人才,是泉州市总工会主动融入和服务人才“涌泉”,助力打造先进制造业人才高地的重要抓手之一。

据悉,2017年以来,泉州市总工会每年从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支柱产业等基层一线岗位中培育、选拔一批高精人才,命名为“泉州工匠”。截至目前,全市已命名6批、221 名“泉州工匠”。6年来,他们扎根企业、拼搏奋斗,敢于创新,扛起“强产兴城”主力军担当,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市总工会以劳模工匠、技术骨干为领衔人,在创新一线、车间班组建设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2年,命名林友达劳模创新工作室等4家工作室为泉州市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杨利劳模创新工作室等18家工作室为泉州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林志盛工匠工作室等26家工作室为泉州工匠工作室。截至目前,泉州现有全国和省、市劳模创新工作室274个,工匠工作室86个。

市总工会以工作室、车间班组和项目为依托,实施“万名名师带高徒”匠心育人计划,并从师徒中选拔“泉州市好师傅”,开展“五小”创新、智能化技改等工艺革新、技术改进、节能减排活动,助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

2

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新产品试制车间主任、钳工高级技师吴景毅,在车间检测新产品。晋江市总工会供图

创新+匠心传承,打造“匠”型班组

12月14日,在福建成功机床装配车间,班组职工在“泉州工匠”、车间主任叶清发的带领下,对即将出口的数控立式车床进行技术检测、质量检验。“高精密度的机床才具备国际竞争力”,叶清发解释说,机床精密度以微米计,形象点讲就是头发丝的1/10。

班组成员黄文增是叶清发的徒弟,师傅在工作中的严苛与较真,让他感受很深:一台完整的立式车床,涉及的零配件就多达上千个,至少需要两个工人花费1个月时间来装配安装,精度误差需要控制在0.07毫米以内。

班组是生产活动最小的“细胞”,是培育产业人才的前沿阵地之一。如何让实操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班组中代代传承,让工匠精神的种子在青年一代班组员工中萌芽、生长,打造更具创新活力的班组?这是泉州市总工会一直在探索、思考的命题。

作为制造业大市、用工大市,泉州市吸引全国各地的200多万产业人才来泉工作和生活。市总工会围绕“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和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以推动创新创造和提升职工技术技能为目标,大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创建了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安全型、效益型、和谐型”工匠型班组。近日,市总工会命名泉州市铁通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等50家班组为首批泉州市“工匠型班组”。同时,以班组为平台,掀起岗位大练兵和绝技绝活传承创新活动,涌现了一批优秀技术骨干、生产标兵,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装上了“加速器”。

3

“泉州工匠”、福建成功机床装配车间主任叶清发,将工匠精神带入班组中。 李亮 摄

创新+人才基地,深化“二元制”培育模式

在人才“涌泉”行动中,市总工会统筹建设30家市级产业人才技能培训基地。3年来,先后在重点产业和产业链建成“理论+实操+竞赛+晋级+创新”的一体化产业人才技能培训基地30家,各基地不断拓展、深化“二元制”工匠人才培训模式。截至目前,30家基地共培训产业人才11.3万多人次,有3万多人次产业人才获得技能晋级。

市总工会出台《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泉州市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资金扶持、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打造产业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学历提升的“孵化器”,为职工岗位成才搭建“绿色通道”。

今年,市总工会围绕“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五大任务,深入开展“民营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年”行动。通过建设30家民企“产改”示范点,带动全市300家以上的民营企业参与产改工作,并出台了《泉州市开展第二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试点工作方案》。申报省级民营企业产业工人技能培训点24个;启动“强产兴城·数字工匠暨‘项目攻坚2022’”劳动和技能竞赛,实施百万职工素质大提升工程,并用好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及“八闽工匠学堂”等线上线下载体,加大职工培训力度,提升职工职业技能。

创新+数字“智”改,助职工成才圆梦

机械手焊接改造,瓷砖智能质检分拣,数控加工中心水平快速调整辅助装置……一项项由车间一线职工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炼的工艺改善方案、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在泉州民营企业生产活动中闪闪发光。

如何让创新成果走出车间班组、走出企业?泉州市总工会建立、完善创新项目选拔、推荐和激励机制,让一项项充盈着职工智慧的小改革、小创新不断提升内涵,推动创新成果扩大交流、落地创效,打造创新引擎。在2022年全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中,市总工会共征集申报3293个职工创新项目参赛,其中,荣获一等奖69个、二等奖115个、三等奖277个。

此外,市总工会持续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为产业人才职业发展插上腾飞之翼。自2017年省教育厅和省总工会联合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以来,泉州市总工会联合黎明职业大学、泉州开放大学等职业院校积极推动,“求学圆梦”计划实施5年来,全市累计已有8000余名产业人才受益。对于农民工学员,省总工会给予每人3000元的学费补助,对于农民工中的劳模、工匠及技术能手、创新骨干,泉州市总工会另给予3000元/人的学费补助,分3年发放。

下一步,泉州市总工会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大局,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创新产业人才培育机制,推进“产改”各项工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提供人才支撑。

来源:中工网

编辑:李文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工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