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总工会引导劳模和工匠不断助力做强黑茶产业
“工力量”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
云雾缭绕,翠绿清香。在益阳市安化县青云观茶园,茶农们忙着摘下头春茶,制成新茶销往全国各地。4月7日,记者走进茶乡,寻访乡村振兴的安化故事、安化劳模工匠故事。“茶园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安化县劳动模范、云台山八角茶叶有限公司“茶三代”龚意成指着延绵的茶山说。
“青云观茶旅一体化示范基地是省劳模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依托基地,让一片茶叶成为使群众脱贫致富、带动乡村振兴的‘金叶子’。”在安化,一批又一批劳模和工匠像龚意成一样,在做强黑茶产业的火热实践中寻找强村富民的答案,共绘乡村振兴的“同心圆”。
薪火相传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雁”
2021年始,安化县总工会制订了《劳模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并下拨专项资金,引导劳模和工匠不断助力做强黑茶产业。
龚意成说,自己的爷爷龚寿松、母亲邓超芝都是湖南省劳动模范,一家三代劳模“匠心”相传,只为“做真正地道安化茶”。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动当地周边行政村80%以上农户种茶,并免费提供种苗、肥料、技术指导等,带动了1600多人走上致富路。
“在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至关重要。产业发展起来了,乡村振兴就有了支撑。”安化县劳动模范、湖南省千秋界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千秋界”)总经理邓鹏飞作为一名回乡制茶的“新茶人”,不断思考着安化茶产业的发展方向。
“安化茶产业的发展决定了茶企的发展。作为企业,我们只有打开思路,着眼全局,通盘考虑,大家拧成一股绳,才有更好的未来。”邓鹏飞介绍,千秋界釆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除了自有茶园外,还带动当地4个行政村的茶农发展茶产业,种植茶树1700亩,总计超过1万人受益。农户种植的茶叶,实行保底收购。2021年,千秋界就拿出了480万元用于茶农的鲜叶收购,有力保障了当地茶农的收益。
“树叶”变“金叶”,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说起邓鹏飞,村里人都竖起大拇指:“这是个不错的小伙。”2020年,邓鹏飞被评为益阳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21年,荣获安化黑茶产业发展新锐茶人称号。
益阳工匠、云台大叶种植标准化的开拓者唐令中,近20年以茶为业,把品质定格在每一个细节处。他建起碧丹溪茶园基地,只要在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输入碧丹溪茶叶商标代码,就可以查到茶叶出自哪个山头,以及茶叶的真伪等。
安化县总工会还在全县推行劳模师徒结对子的办法,组织发展了50多对劳模师徒对子,共同推进安化黑茶产业标椎化、自动化、现代化。中国制茶大师、安化县劳动模范、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肖益平和徒弟王立雨结成师徒对子,在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研发创新产品10余个,获评“湖南省优秀劳模工匠师徒结对子”称号。
精准施训
让更多村民吃上“技能饭”
“去年年初,我参加了一次培训,经过专家指导实施了茶园基地建设、茶叶种植及管护工作,仅仅过了一年多就尝到甜头。”安化县古楼坡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方志勇说。他参加的正是安化县总工会组织的“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
培训班的老师是来自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培训采取课堂教学与实地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内容既涉及茶叶如何适时采、标准采、留叶采和分级加工、提高茶加工水平、提高茶农采摘质量、提高茶园科技管理水平等专业技术,也涵盖农村法律法规普及、新型职业农民从业能力素质提升等诸多方面。
去县城进修制茶工艺,去外地联系销售渠道,被茶农请去指导……方志勇最近“档期”排得很满。记者见到他时,方志勇正在茶园对茶农们进行技术指导。“如今茶叶再也不愁卖了,‘八角茶业’以每斤高于市场价5到10元的价格统一收购、统一加工。”走在茶园里,方志勇眼里满是憧憬。
据悉,安化县总工会依托县域茶旅药主导产业,培育了7个“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示范基地,不仅为走进培训课堂的学员请来专家授课,还把“讲台”搬进高山茶园、田间地头,引导劳模开坛设讲,邀请农技人员现场讲解,使参训学员“学得进”“用得上”。
在理想华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响应安化县总工会“一户培养一名产业工人”的号召,依托“理想华莱乡村振兴培训基地”,把茶叶加工技能培训、岗位培训和实现稳定就业作为培养内生动力,开展茶业“新农人”培训。去年,50余名参训学员顺利通过培训取得茶叶内审员证书,所有参训学员实现出“课堂”即可上岗,在理想华莱成功就业。“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得益于实打实、接地气的培训,如今身为理想华莱内审员的彭燕信心更足了,成为经验丰富的“技术流”。
技能竞赛
锻造产业振兴“金刚钻”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需要能吃苦、能坚守、能钻研、能把父老乡亲放在心上的有担当的人,这些特质都能在劳模工匠身上找到。”安化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廖妙琼介绍,近年来,安化县各级工会积极组织劳模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搭建竞赛平台、创新培训方式,找准工会工作融入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贡献“工力量”。
科技创新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工会聚焦人才引领科技创新,搭建多样化技能竞赛平台。“通过竞赛加快茶叶技能人才培养,为中茶品牌发展聚能,为推动安化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中茶安化第一茶厂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陶优瑞介绍,在县总工会的指导下,公司组织进行青年员工茶叶审评技能竞赛、手工筛茶劳动技能竞赛,“一方面我们以赛代训,广泛传承传统黑茶制作的好手艺,留住更多年轻人,培育更多行业骨干。另一方面,我们坚持以‘数’竞技,在推进茶产业数字化升级过程中,通过技能竞赛提升职工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从而推动茶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如今,在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生产车间,3层环型自动化茶砖生产线上数台智能机械臂联装作业,确保生产出来的茯砖茶全程不落地,大幅提升黑茶生产清洁化程度。
“擦亮安化茶招牌,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区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产业综合效益,为乡村振兴赋能。”“新一代茶人”龚意成表示,现在,围绕智能化生产线所需工种,“八角茶业”举行的各类技能竞赛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来源:湖南工人报
编辑:李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