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快递员的劳动权益谁来守护
2018-12-19 10:39:20 字号:

“双11”快递员称3天只睡8小时;

“双11”过后快递小哥熬夜蹲点至凌晨2-3点抢快递柜;

“双11”期间,万元招聘快递员……

“双十一”余温尚在,中国人又迎来了一次购物狂欢———“双十二”。据淘宝双十二公布的数据显示,开场一小时,企业服务频道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50.6%。12月12日0时过后,23分钟超越去年双12全天线上成交额,34分钟超越去年双12全天单量。从这些数据来看,快递行业继双十一过后迎来自己的次高峰。

据预计,2018年快递业务量或超500亿件,“双11”几天期间产生十几亿包裹……在天猫联合菜鸟发出的致谢快递员公开信中提及,仅用一周时间,已经有超过11亿被及时送达。在这些庞大数据的背后,是行业快速发展的结果,也是当下消费不断升级的写照。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与靓丽业绩相对应的数字却是,三天只睡8小时,凌晨蹲守快递柜……如此“熬”出来的高时效配送真的值得雀跃吗?

  事件▲

  没有下班时间,快递小哥劳累猝死

10月2日,福建泉州的街头发生了揪心的一幕:一名快递员在派件途中突然身体不适栽倒在地,医生与路人联合施救并迅速将其送医,但最终,这名快递员还是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据目击者描述,这名快递员在经过崇福路红梅新村路口时,突然将车停下,然后下车坐在路边,但没一会儿就面朝下倒在路上。路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又不敢擅自挪动他。一名学过急救知识的路人看到这一幕,急忙冲进人群里,他先把快递员缓缓翻过身,见快递员脸色发青,他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事发地斜对面恰好是一家诊所,正在就诊的张医生听到有人晕倒了,急忙赶过去查看情况,她先给快递员号脉,这名男子此时已经没有意识了,但还有微弱的脉搏,张医生急忙给男子做心肺复苏,直到120急救车赶到。医护人员接力进行现场救援,随后将其送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做进一步抢救,然而,经过两个小时的奋力抢救,男子还是因呼吸衰竭和心跳骤停而抢救无效死亡。

据悉,这名快递员前不久刚告诉家人:最近工作比较累。而其同事称:“在出事前几分钟,他还给我打过电话”。

  点评▲

在快递业,8小时工作制只是理想,有数据显示,快递员每天普遍劳动时间超过8~12小时;超过24%的快递员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他们中的大部分每天早上6∶30时~7∶00时出门,晚上8时30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某网点快递员表示:“每年‘双十一’的时候是最忙的。平时每个月接、送100多单快递,11月份要接、送快递3000多单。早上6点多上班,一般要工作到晚上12点,除了吃饭的时间,相当于一天工作16个小时。而他们普遍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度,送一单快递提成在1元左右,所以想要挣更多的钱就必须拼命。”

事实上,按照《劳动法》规定,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企业,也要视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一般平均每天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4小时。但这在快递行业却普遍行不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副院长沈建峰曾坦言,快递员主张加班费的主要困难在于“如何证明工作时间超过了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原因有这些:计件工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定额很难确定;快递员的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很难判定是否属于加班。但是,“从劳动法的基本理念来看,任何人工作时间超过了标准工作时间都应获得加班费,快递员也不应例外。”他总结道。

而且,快递员并没有如传言般普遍月入上万元,每个工作都不容易,除了希望完善政策保障每个岗位的职工的合法权益外,还希望推动建立快递行业工会,将快递员纳入到工会体系中,通过行业自律、行业自管、行业共建的模式,形成行业内的管理规范,为进一步的制度建设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事件▲

  没有劳动合同,伤了只能白伤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从事快递行业的快递人员大概有300多万人,他们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在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更高,但权益保障的缺失,让他们时常陷入维权困境。

今年6月11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就开庭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黄先生是一名“闪送员”。去年8月底,他驾驶二轮电动车在给北京同城必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劳务时,发生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他被送医急救。后经医院诊断,此次事故造成黄先生左胫骨平台骨折等伤情,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受伤后,黄先生住院35天,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黄先生认为,事故的发生给他造成损伤,伤残导致的后遗症给他的生活增加了痛苦,对其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为此,他将北京同城必应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该公司赔偿各项费用22万余元。开庭当天,双方在庭上达成和解,原告当庭撤诉。

而就在这起案件开庭的前几天,也是在北京,与黄先生有类似遭遇的李先生经历的一场官司终于有了结果,他的诉求最终得到了一审法院的支持。

李先生也是一名“闪送员”。他自主下载“闪送”APP并注册成为“闪送员”后,于2016年5月29日起开始接单。2016年7月24日,他在进行闪送业务时发生交通事故。后李先生诉至北京市海淀区法院,要求确认他和闪送平台的运营方北京同城必应科技有限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法院最终判决支持了李先生的诉求。

  点评▲

在用工方式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用工一方和提供劳务的一方在没有发生事故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往往相安无事,一旦发生事故,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往往容易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而如前所述,对这一关系的认定,法院的判决结果也往往不尽相同。

记者梳理发现,在多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中,快递员(外卖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都是围绕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展开的。

“为什么双方都那么在意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呢?因为确认劳动关系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这才是核心问题。”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立杰说。据张立杰介绍,工伤保险待遇和民事赔偿不一样,民事赔偿需要根据过错区分责任,而工伤保险是只要认定构成工伤,劳动者就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者在意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是因为在乎这背后的待遇;而用人单位之所以在意是因为,只要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负有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的义务,如果没缴纳就是单位的责任,单位最终还需要承担本该由工伤保险负担的这部分责任。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快递员连这最基本的福利都没有。人民日报曾刊文称:除了顺丰、京东、EMS等直营公司,大部分快递公司的网点都采取加盟模式,而在加盟网点工作的快递员很少有五险一金,劳动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前不久,人社部表示将以快递业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建立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此次,人社部提出的伤害保障制度,可以让快递员在遇到突发危险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是,该制度何时落地,现在没有定数。好在,在2019年1月1日以后,社保费用将由税务部门征收,到时候估计会有不少快递员享受到社会保险福利。

对此,不少快递员也表示翘首以待。

事件▲

  快递丢件谁担责

11月22日下午1时许,中通快递员王师傅到上海长风馨苑小区派件,他先将快件堆放在小区门卫室旁的围墙角落里,一番分拣后开始挨家挨户配送。

通常情况下,快递员派件后分上午、下午两个时段在系统内签收,由于“双11”期间快递量剧增,快递员签收节点改为当日24时前。

22日晚上10时,送了一整天快递的王师傅回到家,开始盘点当天的配送情况,在手机上做签收。当天,他总共派件284个,可是仅查询到276个签收底单。这就意味着,当天有8个快递包裹未送达,王师傅纳闷,这8个包裹去哪了呢?

第二天一早,王师傅到小区门卫室查看监控,才得知快件是被人拿走了。

监控视频显示,22日下午4时左右,一个穿米黄色风衣的女子和一个戴黄色帽子的女子,佯装在小区入口道路边聊天。等行人少了后,一个女子蹲在路边望风,另一个跑到墙角处,拎起几个包裹就跑了出来,随后望风的女子也拿了几个包裹,俩人一路小跑离开了监控画面。  王师傅说,“双11”后他每天起早摸黑送快件,平均每天要送三四百单,已经感到疲惫不堪。买家的包裹被偷了肯定不高兴,而作为快递员的他,得自己掏腰包进行赔偿,这让他感到非常难过。

于是,王师傅开始联系收件人,说明情况,拿到他们的支付宝账号,逐一进行赔付。同时打电话到公司,让公司给收件人再做解释工作。

据了解,被偷走的快件以服饰为主,一些订单是拼单活动购得,价格较低。目前,王师傅已经陆续赔付了6个包裹,价值1500余元。

  点评▲

在快递行业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快递员自己丢件了,一般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客户,主动承担责任,协调赔偿事宜。一般钱不多的都是自己能赔就赔了。

至于快递员为什么会那么积极主动去沟通赔偿的事情,还是由于快递公司内部规定。快递员丢件的话不仅得自己赔偿损失,还会对快递员进行罚款,有的时候罚款比货物的价值还高,可以说一个丢件对于快递员是双重的损失。

按理说,快递员是快递公司的员工,履行的是职务行为,如有丢件,应由快递公司向受害人赔偿。如快递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快递公司有权向快递员追偿部分或全部责任。但现实执行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由于门店加盟等诸多情形,快递员的劳动关系归属本就存疑,是否属于快递公司的员工尚有争议,即便快递员送件确属职务行为,发生丢件后,公司会主动承担损失的也极为少见。

今年5月1日,快递业首部行政法规出台并实施,《快递暂行条例》明确,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规范操作,防止造成快件损毁。快件延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对保价的快件,应当按照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与寄件人约定的保价规则确定赔偿责任;对未保价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确定赔偿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该条例还补充,国家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快件损失赔偿责任险种,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投保。但愿,该险种的开发能缓解快递员丢件赔偿的压力。

  事件▲

  无处安放的职业尊重

10月19日9时许,在北京大兴区某村庄内,顺丰快递公司派送员在派件过程中,发现有一份文件必须要求本人签收,双方相约到村委会门口附近见面。快递员在等待10分钟后,取件人并未到场领取,通过电话再次沟通,一名自称是取件人妻子的女子赶来要求将该快递取走。快递员当即表示,之前已经跟取件人沟通,该文件要求本人签收,如代为签收文件,请提供代收人身份证件进行登记。该女子不但不理解,反而觉得快递员故意刁难,随即拨打丈夫电话,要求为自己出头。真正取件人卢先生到达现场后,不由分说强行抢夺文件,并对快递员头部、前胸挥拳暴打,造成快递员牙齿松动,身体多处软组织挫伤。大兴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开展工作,通过现场询问目击者,调取事发周边监控录像及群众提供的视频素材,逐步还原了事实真相,并将故意殴打他人的卢某某抓获。

  点评▲

2015年快递员作为新的职业被纳入我国新版《职业分类大典》,快递作为服务性行业的一种,目前还没有完全得到社会的公平对待,以及它本应享有的职业尊重。快递员遭遇冷眼、辱骂甚至殴打早已不是新鲜事。在大多数人眼中,快递行业依旧是一个社会底层行业,它没有舒适优美的工作环境,更没有光鲜亮丽的职业外衣,似乎“不体面”在意料之中。但却还有不少人认为他们的工作低人一等,不值得被尊重。

对此,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邓湘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说,服务行业向来比较辛苦,尤其是快递行业。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社会对快递的需求日益增加,相对于其他行业,快递员依旧以体力活为主,在大部分消费者认同快递员工作的情况下,依然存在“社会认同感低”的问题。

他认为要改善现状,让快递员更好地融入社会,可从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工作。首先,行业应成立相关协会,通过协会对快递员的生活进行关怀,让社会更好地认识并理解快递员的工作。另外,快递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关心与关爱,积极处理快递员在工作期间遇到的问题等。

从快递员职业自身来看,“互联网+”时代,快递员是社会上一种不可或缺的职业类别,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单从这一点出发,他们的劳动成果就应该获得尊重。

来源:中工网

编辑:李文洁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