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职工医疗互助和大病救助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这是省总工会“维权帮扶解困年”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的要求,这一要求也在长沙市总工会职工医疗互助申报工作中得到了最具体的落实。长沙市总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微信申报职工医疗互助补助金。
“让职工少跑路、数据多跑路”
“我们公司员工原来申请医疗互助补助金必须走完6道程序。职工提供住院相关资料→向所属基层工会递交材料→所属基层工会审核→上报集团公司工会信息输入互助系统→报至所管辖工会盖章→资料交至市总工会,整个流程近1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谢宇红告诉记者。
今年5月5日之后,这样繁复的流程被大大简化了。
“职工可直接在长沙工会微信公众号上,自助登陆办理补助金申请,无须再通过所在单位工会组织办理。”长沙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张孟告诉记者。
简化之后的申报流程究竟有多便捷?
只需点开长沙工会微信公众号内的“申请医疗互助补助”栏目,即可进入医疗互助补助金申请受理流程。输入身份证号码和参加医疗互助时预留的手机号码,登录系统点击“我要申请补助”,输入本人的入院时间、出院时间和自己名下的长沙银行借记卡卡号即可完成医疗互助补助金的申请。
微信申报开通后,首个补助金申报者、来自长沙市雨花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的黎平(化名)讲述了他的操作感受。
“我颈椎病发作入院治疗,医保报销后自付的费用并不多,按原来有些烦琐的申报流程,我可能就放弃了。看到微信申报的消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结果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5月8日,200元补助金已经打到了我的账户上。”黎平说。
事实上,这并不是长沙市总第一次简化医疗互助申报流程。长沙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工作人员周翔介绍,为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市人社局、医保局、总工会深入磋商,反复论证,今年1月1日开始,市总工会医疗互助管理系统与市医保系统实现了数据交互对接,每名申请补助的住院职工个人信息和住院的相关数据会在系统后台与市医保中心系统进行信息自动比对。生病住院的职工只要到本单位工会就可办理补助金申请手续,“让职工少跑路、数据多跑路”。
保证了资料的准确性
“工作必须不断创新,要让职工更方便、更快捷地申请到医疗互助补助金。”长沙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周宏兆说,微信申报开通后,流程再次被简化,不论补助金额多少,职工都能在微信上“一键解决”。
“我们公司职工较多,工作岗位分布较散,且上班时间不统一(轮班制),职工申请办理职工医疗互助补助手续不便捷,有近30%的职工不愿申报补助。”谢宇红说,现在采用微信方式申请医疗互助补助,整个流程职工本人在手机上操作,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给职工提供了便利,也极大地提高了职工申报补助的自觉性。
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提供的一组数据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未采用微信方式申请补助办理前,2017年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全年申请医疗补助人数只有93人,今年1月市总与市医保系统数据对接后,1—5月申请医疗互助补助人数达到90人,而5月5日微信申报启动后,半个月内,已经有17名职工通过微信申报了医疗互助补助。
长沙市职工服务(帮扶)中心工作人员蔡争光一直负责职工医疗互助补助工作,流程简化后,她的感受更深。“你看看我身后的这个文件柜,这里存放的是去年一年职工医疗互助补助的相关资料。再看现在我收到的资料,一个月时间,就这么一小沓。”她指着身后四个大柜子,又指了指办公桌上小半盒资料说。
收取的资料数量多并非主要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需要职工自己填写,经常出现资料送到市总来审核时,发现身份证、银行卡填写错误,又或者住院日期或者出院日期不匹配,这样一来,工作人员只能又把资料带回去,让职工重新填写。
这些问题在微信申报开通后,不会再出现。“我们与医保系统对接后,资料填错了,都会提示资料保存不成功,无法申请,直到所填写的资料与该职工在医保系统的存档完全一致。”蔡争光告诉记者,不仅保证了资料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骗取补助款发生的可能性为零。
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
从6个流程缩短到为手机上短短5分钟的操作,从15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从审核中的偶尔疏漏到现在无一差错,长沙市总工会医疗互助申报工作,主动融入市政府“让职工只跑一次”的工作目标,打通为职工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通过微信申请医疗互助补助金的共计166人次,补助金额达92056.03元。
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芮英姿说:“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实现了网上申报、信息比对、数据共享,大大简化了申报流程,提高了工作精准度。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把医疗互助活动打造成党政满意、职工受益的‘暖心’工程,社会认可的‘民生’工程。”
来源:湖南工人报
编辑:李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