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爸介绍来的,说这里不仅能免费帮咱农民工维权,态度还非常友善、热情,果然没让咱操啥心,被欠的工资就要回来了。”近日,从前东家长春某贸易公司拿到2.2万元欠薪和赔偿金的王雪(应采访对象要求化名)告诉记者,她和父亲出来打工虽然不幸遇上欠薪的糟心事,但所幸有长春市法律援助中心无私援手,今后打工更有底气和信心了。
父:做安装工被欠薪,手中只有欠条
王雪老家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其父从2005年开始就到长春打工,辗转各个工地,一直对自身权益“很较真”。他曾在2017年因1000多元的欠薪问题自己打过官司,但因为不懂法律相关规定,在诉讼程序上出现错误,权益没有得到维护。也正是因为此案,他曾到长春市法律援助中心咨询,并与公益律师张怀明结识。
2017年5月1日,王父开始受雇于包工头李某,在长春某建筑工地上做消防通风安装工工作。当时,双方并未签订劳动合同,工资也只是口头约定,按计件方式付费,每天工资大约二三百元。
一开始,双方约定好工资按月支付,没多久,李某就开始以没钱为由不时拖欠,或者不全额支付。到2018年8月26日,王父已累计被拖欠25400元,虽然多次催要,但李某总是以种种理由推脱不给。无奈之下,以前因不懂法吃过亏的王父决定找专业的律师帮助依法维权,遂再次来到长春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王父手中只有一张欠条,接待律师张怀明了解案情后立即帮助他分析,制定证据搜集计划。当时,王父已经找到新工作,且工作地点并不固定,经常在外地。基于这一特殊情况,为尽快帮助他维权,张怀明建议王父可以特别授权给他,在接下来的立案、开庭、执行等阶段,律师都可以全权帮他处理,以减少本人出面须承担的奔波之苦和各种成本费用。
经过一系列准备,2018年10月8日,张怀明代理王父向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次月15日,案件顺利开庭。在法官和张怀明的积极沟通下,被告李某同意通过调解方式解决问题,同意将拖欠工资分两批支付给王父。今年4月,经过法院强制执行,所有款项已全部结清。
女:做销售店长被欠薪,亦未签合同
今年30岁的王雪,从2017年8月11日入职长春某贸易公司做店长工作。与其父类似,她也没有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只是口头约定每月底薪2880元,另加销售提成。
从去年1月1日起,王雪同样开始被拖欠工资,到4月12日,共被欠薪7281元。经多次讨要、协商被拒后,她只能以公司未足额支付工资为由提出离职。
在王父的介绍下,2018年7月,王雪也来到长春市法律援助中心找律师张怀明求助。随后,张怀明帮助她搜集了工资表、微信聊天记录、微信转账工资记录等证据,并于2018年8月27日,向长春市朝阳区仲裁委申请仲裁。起初该案被仲裁委拒绝受理,3天后,张怀明又代理王雪向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去年9月4日,该案顺利开庭,被告公司拒不出庭,法官只得采取缺席审理方式进行庭审。
去年12月1日,法院下达判决书,判决被告公司支付王雪拖欠工资7281元,未签订劳动合同2倍工资差额29417.89元。
案件胜诉后,被告公司又拒绝执行。今年1月,张怀明继续帮助王雪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在法院压力下,被告公司终于出面,要求通过和解方式解决问题,并最终与王雪达成协议,于5月底为其支付欠薪和赔偿金共计2.2万元。
劳动争议官司原本可能过程很漫长,耗时又耗力,但在公益律师的贴心帮助下,父女俩维权成功,甚至在整个过程中没耽误正常工作。如今,心怀感激的父女俩已经成为长春市法律援助中心的铁杆粉丝,还将其继续推荐给身边需要法律帮助的农民工朋友们。
来源:中工网
编辑:李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