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劳模工匠精神宣传年 |廖润芝: 项目工程“扛鼎者”
2019-12-05 17:40:07 字号:

2个“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1个“全国青年文明号”,1个“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

这些极具分量的“国字号”奖牌,都是廖润芝用青春和汗水带领团队一起拼搏而得到的,为这个项目工程的“扛鼎者”打call。

人物名片

廖润芝,1981年5月出生,湖南永州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现担任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十三冶二公司”)总经理助理、项目经理。多次被评为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标兵、劳动模范;2014年评为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优秀党员;2015年被评为“株洲市劳动模范”、中国五矿集团“青年岗位能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先进个人”;2016—2017年度被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01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2006年7月,从湖南城市学院一毕业进入二十三冶二公司从事技术工作后,廖润芝就与项目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全身心扑在项目上,先后在公司10余项重点工程担任现场技术骨干。同事赞誉他,用青春和汗水带领着团队斩获了诸多“国字号”荣誉,用“国字号”为青春打call!廖润芝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由项目上一名普通的技术员,逐步成长为项目工程“扛鼎者”,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廖润芝觉得只有在项目一线才能使自己得到极致的历练,去年提拔为公司总经理助理不久,他就主动要求去广西开拓市场!”11月17日,二十三冶二公司山水印象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郑瑞芳这样告诉记者。

2个“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1个“全国青年文明号”、1个“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以及1个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些极具分量的“国字号”奖牌是廖润芝最引以为豪的地方,也是他成为项目工程“扛鼎者”的最好注脚。

奉献与担当,力做建筑行业“排头兵”

走出大学校门,廖润芝首先接触的是工业建筑工程,“力争做一名建筑行业的排头兵”,廖润芝走进工地第一天就给自己树立了理想追求。

从2006年的湘钢一号高炉项目到2007年的江苏中天钢铁厂项目,都留下过廖润芝加班加点、顽强拼搏的足迹。

▲廖润芝正在研究施工方案。

项目部副经理黄俊对廖润芝的这个故事记忆犹新。2010年,在江西省铜业集团湖口锌冶炼土建工程和烧结工程时,由于长期的劳累,廖润芝突发急性阑尾炎。虽然医生诊断已经化脓,要马上进行手术治疗,但他考虑正值项目生产关键期,在医院打了止痛水,稍做消炎处理后,就出现在施工现场。直到该项目如期封顶,他才被分公司经理直接推上汽车,前往医院进行手术。廖润芝的韧劲让整个项目部乃至公司员工都为之动容,从此被冠以“拼命三郎”的称号。

2008年至2009年,廖润芝开始接手民用建筑工程——嘉盛华府项目,担任项目经理。由于是临街工程,又恰逢红旗路改造施工,场地狭小,周边关系复杂,阻工事件时有发生,加之工期紧,任务重,困难重重。但他没有退缩。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他完成了大量的施工方案、技术资料编制工作。廖润芝的奉献与担当带动了项目部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也换来了工程提前封顶。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廖润芝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婚姻大事,直到35岁,在别人的介绍下,他认识了一位永州的姑娘,并于2016年7月1日领取了结婚证书。当天他在朋友圈戏言:“被长期看牛了”!他知道,随着结婚生子,在那种“金戈铁马,仗剑天涯”的征程中,硬汉子也有一份柔软的牵挂了。

2017年11月19日,柳州联盟新城项目开工,打响了广西市场项目开拓“第一枪”, 防城港钢铁基地等项目也相继中标。偶尔从广西回到株洲,刚刚感受到家庭的温馨,项目部一个电话,又得连夜出发。他在朋友圈感叹:“前天晚上才回到株洲,今晚又出发。关羽千里走单骑多少有点英雄浪漫主义色彩,我怎么有点孤苦寂寞的感觉,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

他把儿子随着音乐节奏跳舞的视频发到朋友圈里,配上文字“看到这样的你,再大的压力也可以暂缓一下”, 两年多,廖润芝把对妻儿的思念化成工作的动力,广西市场发展迅猛。

突破与引领,勇做株洲“吃螃蟹第一人”

“项目部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得突破与引领”,这是廖润芝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金色荷塘三期项目,廖润芝和团队率先采用铝模板施工,成为株洲“吃螃蟹第一人”。

自采用铝模施工以来,廖润芝和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把交房目标锁定在“零缺陷”,决心将金色荷塘项目打造成为全公司标杆工程、样板工程。由于大部分施工班组第一次接触铝模施工,对安装流程不熟悉,导致第一层的装模、浇筑混泥土再到拆模,花了近8天的时间,远远慢于木模平均6天一层的速度。进度跟不上,谈何效益?这可急坏了廖润芝。他立马组织技术员和施工员到现场“督战”,并邀请铝模板供应商的技术员到现场培训指导。就这样,工期慢慢地减为6天一层,再后来达到4天一层。

▲铝模悬挑支撑系统。

在施工过程中,廖润芝和他的团队还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经过反复试验,项目部终于找到一种全新研制的脱模方法,才使得墙面出现粘模和气泡现象得以解决。

该项目成为株洲市地区解决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示范样板,对此,二十三冶二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彭胤文认为:“在建筑行业大变革时期,廖润芝和他的团队把握住了时代转型的大势,由生产劳动密集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引领了潮流!”

坚守与创新,善做优质工程“能工巧匠”

多年来,廖润芝注重以施工生产为龙头,狠抓安全质量工作,打造优质工程。

在神骅龙腾国际住宅小区一期工程项目时,针对房屋建筑行业落水管处渗漏这一质量通病,廖润芝带头成立屋面防渗漏技术小组,组织技术创新与技术攻关。利用矿泉水瓶与瓶盖的密封得到启示,研发了新型PVC材质落水管接头。经过革新之后的落水管,从之前的单一的密封胶一道设防,改进成集“密封胶”、“止水肋”、“套丝密封”于一体的三道设防,做到滴水不漏。造价不变,防水效果却增加了三倍。

廖润芝还在该项目中彻底断绝施工中外墙渗漏这一质量通病,为项目部创造了超成本10倍的隐形效益,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由于措施和力度到位,项目部成为了公司内部交流学习的“标杆”工地,并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湖南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

“廖润芝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是公司能工巧匠的“孵化器”。廖润芝善于探索多样灵活的项目管理模式,大胆启发员工求异思维,并注重培养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他作为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不断创新和改进施工工艺,大力推进铝模+爬架施工工艺、绿色工地创建、BIM技术运用和智慧工地云平台APP的开发等,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能工巧匠”。近年来,他和他的团队获得17项省部级工法,13项专利,20多次省部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为企业“改革创新第一人”。

时光荏苒,洗尽铅华。在奉献与担当中体现硬汉柔情、在突破和引领中方显劳模本色、在坚守和创新中成就能工巧匠,目前,廖润芝正和项目团队一起,在新的征程中继续前行。未来的路还很长,而我们看到的始终是这位项目工程“扛鼎者”那策马扬鞭、义无反顾的坚实背影。

来源:湖南工人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李文洁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