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我省14个市州和县市区集中宣布开工了829个重大项目。4月29日,以“项目高质量,勇夺双胜利”为主题的湖南省百万职工重点建设项目劳动竞赛正式启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我省工会广泛开展劳动竞赛,不断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助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
今天要登场的项目,其关键词就是全球领先、人工智能、机器人。如此高科技的项目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就是“湘江智谷 ·人工智能科技城”。
项目名片
▲项目鸟瞰图。
湘江智谷·人工智能科技城项目位于长沙市的岳麓高新区,北接梅江路,南达含浦大道,西至望雷大道,东到长潭西高速,共占地14.34平方公里,总投资500亿元,分三期15年滚动式开发,是长沙市与碧桂园集团联手打造的产城融合项目。作为省发改委确定的2020年湖南省重点建设科技创新类项目,将为岳麓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再添新动能。
项目定位引进全球领先的机器人研发团队和企业进驻,并以此为合作基础,致力于搭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创新产业研发应用平台,高端应用平台,创新、孵化、成果转化平台和人工智能产业链。
目前该项目的建设情况是怎样的
请跟随本报记者的脚步去看看吧
防控疫情和追赶进度两不放松
▲项目施工现场。
至去年10月25日项目开工以来,项目建设一直有序推进。然而,1月下旬那场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所有的施工节点都打乱了。
受疫情影响,大约耽误了一个月的施工周期。
2月下旬,项目复工。
开工前,该项目按照相关要求做好项目复工方案,包含进场工人数量、来源地、驻扎地、身体状况、防疫措施及物品配置等内容。项目部还专门腾出房间用于外省返岗工人14天居家隔离,同时工地上的所有施工人员全面进行了核酸检测。
为了把疫情耽误的工期抢回来,各承建方多方调集人马,春节前只有200多人的施工现场在复工后,转眼间就“涨”到了600多人。
工地变成追赶进度的“赛场”
防疫措施到位后,工地变成追赶进度的“赛场”,每个人都成了抢时间“参赛队员”。
建设工地24小时不停工,工人们实行白班、夜班两班倒,争分夺秒抢进度,全力以赴,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工。
▲建设工地24小时不停工,工人们实行白班、夜班两班倒,争分夺秒抢进度。
为抢工期,600多人每天分布在多个作业面上加紧进行施工,
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无雨连续干。
为了圆满完成任务,不少项目经理都立下“军令状”:哪怕把床搬到工地,也不会耽误一天工期。
▲挖土机整装待发。
工程的施工有其自然规律,快速施工不能以牺牲质量、牺牲安全为代价。
复工之后,工地上新安装了多个高空高清摄像头,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质量进行24小时360度无死角的监管。
这些高空摄像头,也把整个施工现场变成了“智慧工地”。
除了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监管,为了杜绝因赶进度而影响工程质量,培训一直“伴随”着施工作业全程。
目前项目上主要是木工、钢筋工和泥工三个工种,每次培训都是项目管理人员和工人们同时进行。培训就是大型实操现场,培训完了马上考试。不合格的工人不能继续作业。
项目变化上演“加速度”
机械运转不息,工人争分夺秒,正是靠着这股拼劲,项目每天都有新变化,上演着“加速度”,耽误的工期在项目全面复工之后的一个月,已经被“抢”了回来。
4月27日,湘江智谷·人工智能科技城项目工业地块3号栋正式封顶,这也是该项目首栋正式封顶的科技厂房。
▲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负责建设的工业一期3号栋生产研发厂房率先封顶。
“抢抓工期的同时,我们不但要抢出时间,更要在时间上抢出质量和工艺水平。工期紧、我们的脚步更紧;困难多、我们的办法更多;要求高、我们的标准更高。”碧桂园湖南区域执行总裁兼湘江智谷·人工智能科技城总指挥李天鹏说。
“计划在今年内,项目工业一期及规划展览馆实现对外开放。”李天鹏说,项目展示区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5月实现全面封顶,第三季度对外开放。
持续深耕智能制造
是长沙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湘江智谷·人工智能科技城项目
将进一步助力长沙打造“智造高地”
期待你在
湖南省百万职工重点建设项目劳动竞赛中的
精彩表现哦
来源:湘工e家
作者:曾颖
编辑:李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