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
长期以来,郴州的广大职工和劳动者用智慧和汗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努力当好发展的“稳基石”,成为听党话、跟党走的最坚实的阶级基础、力量源泉。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即日起,“郴州工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将推出《劳模精神耀三湘》系列报道,从不同角度重温劳模和先进人物代表的成长经历、事业追求及精神境界,去了解他们如何用手中的力量,与郴州发展同频共振。
掘进煤海 无怨无悔
——记2019年市级劳模魏守平
“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对于35岁的湖南省煤业集团街洞矿业有限公司茶山岭煤矿掘一队副队长魏守平来说,这是他对职业的理解,也是他对煤矿事业的执着追求。
▲ 魏守平接受记者采访
身高1米92、性格腼腆、皮肤白皙的魏守平,是甘肃天水人,因为爱情的缘故,在2009年5月选择来到茶山岭煤矿成为一名掘进工。参加工作不久,魏守平就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因为不怕苦不怕累,脏活、累活、险活都抢着干,他很快就学会了打眼、放炮、开电机车、扒矸机和绞车等专业技术,成为队里的生产能人、技术骨干,不到一年就当上掘进大工。2011年,他凭借着出色的工作,成为了班组长;2019年5月,又被提拔为副队长。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身为基层管理者,魏守平深知所肩负的责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职工,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魏守平始终认定带领队友们完成任务是他的天职,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从不言弃。在施工架棚巷道时,面对放炮损坏架棚支护影响工效的困难,他提出先背棚不背板,待前进几米再从后面背板的方法,经过试验后效果良好并向全矿推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支护成本。
▲刚完成井下工作的魏守平
“虽然是甘肃人,但身上已经有了‘霸得蛮’的湖南人精神。”该矿生产副矿长刘函飞还记得,2017年8月5日晚班放炮后,工作面顶板出现大面积空顶,顶板脱层出现“老虎口”,空顶高度达2米,魏守平带领一名大工立即进行接顶处理,处理好隐患后,魏守平想到进尺任务紧急,就带头拖起风机打眼,他和队友连续工作了10多个小时,顺利完成任务。
安全重于一切,是魏守平总挂在嘴边的话。他每天下井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工作面对巷道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认真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及时将安全隐患排除在萌芽状态。在工作中,他时刻牢记“安全第一、质量第二、生产第三”的理念。2018年3月12日,魏守平在施工时,发现工作面顶板压力突然加大,金属支架棚上支护的杂木棍不时断裂,支架发生变形扭曲,他立即要求停止作业,组织队员迅速搬运单体、兀梁对应力集中区进行加固支护,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可能发生。
▲下井前魏守平检查装备
“在井下工作,我们经常遇到危险,而他每次都冲在最前方。”在同事郭森彬眼中,魏守平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是个很有责任心和担当的人,“即使成了副队长,还是每天跟我们一起干活,还是照样专挑脏活累活干。”
“上岗要上标准岗,干活要干标准活。”这是魏守平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在每条巷道的施工中,他都把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放在首位,无论从巷道成型、锚杆装设、喷浆质量,还是巷道文明生产等方面,他都严格要求队员按质量标准施工,并制定了工程质量与员工工资挂钩等多项规章制度。
“他每月下井工作28天以上,是矿里出勤率最高的职工。”该矿党总支书记兼工会主席黄志宏说,魏守平工作11年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直在煤海中掘进,以青春最亮丽的成色,书写着人生最美丽的风景。
来源:郴州日报
编辑:李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