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助力更多产业工人实现从“工”到“匠”
2021-03-05 09:26:09 字号: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维砚 陈晓燕 郝赫

眼下,高质量发展对技工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供给不足,让不少代表委员感到忧心。

两会前夕,人社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也就是说,一个技能人才至少有两个岗位“虚位以待”。另一组数据则显示:在我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2亿人,但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重仅为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重仅为28%,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产业升级转型对高技能人才“喊渴”,如何满足产业工人素质提升的“刚需”,让更多产业工人实现从“工”到“匠”,尽快补齐人才缺口,成为两会热点话题。

为企业育才搭把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高级技师王尚典在调研时发现,一些中小企业的设备升级后,工人技能水平却没有随之“升级”。他用“能文能武”形容企业渴求的高技能人才标准——“武”要能干、能教、能创新,“文”要能学、能写、能总结。

王尚典代表告诉记者,现实中,出于成本考量,中小企业更愿“挖墙脚”,而非自己育才。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分析称,这反映出的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仍处于产业链下游,利润太薄,无力为培训买单,而技工素质不高又会影响企业后续发展。

围绕如何对中小企业“搭把手、拉一把”,破解“育才烦恼”,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许玲委员建议,大型企业应承担相应社会责任,通过传帮带为行业培养人才,实现共同发展;相关部门应努力提升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的知晓度,并对落地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建议由地方政府出资打造公共实训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兜底服务。”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技师学院装备制造系副主任杨珍建议,通过政府财政支持的方式,整合当地区域内的智能制造实训设备需要,统一采购,资源共享,企业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培训预约申请,从而解决工人的求技之渴。

组建国家层面的技能竞赛委员会

赛中学、赛中练,劳动和技能竞赛作为技能人才成长的“加油站”,不仅有利于普遍提升职工技能水平,也让越来越多的青年技工通过竞赛成为技能“明星”。

如何让劳动和技能竞赛更好地为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赋能?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吕国泉带来的一组数据引人深思:在2020年举办的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参赛人员中,技工院校学生占比47%,大中专院校学生占比43%,企业职工占比仅为10%。

显然,相较于近4亿的职工队伍数量,大赛对职工的覆盖仍然不足。

吕国泉委员建议,在全国层面组建国家劳动和技能竞赛委员会,由人社部、全国总工会、教育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组成,统筹管理、谋划、组织全国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整合现有竞赛体系,达到覆盖广、工种全、层次多的效果,对接世界技能大赛要求和我国经济社会现实需要,形成竞技性和群众性兼顾、选拔高端技能人才和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相结合的竞赛体系;完善竞赛规章制度,适时制定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相关条例,推动劳动和技能竞赛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

同时,要建立让人“心动”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技工参与劳动和技能竞赛。全国人大代表、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工会主席冯鸿昌建议,对于技能竞赛获奖者,除了给予一次性奖励外,还要鼓励企业与薪酬制度挂钩,给予长期待遇,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提升素质,激发创新潜能

2019年9月,王尚典代表曾在北京参加了一次创新方法培训,让他“脑洞”大开:原来合理化建议、“五小”革新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有这么多“打开方式”。借助科学方法、创新工具后,2020年,王尚典劳模创新工作室有10项创新成果获得市级奖励,与往年相比,数量大大增加。

怎样通过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充分挖掘、激发职工潜能?

全国政协委员、国网宿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带电班职工许启金建议,在国家层面尽快建立产业工人终身学习成果档案,畅通产业工人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渠道,搭建产业工人教育培训“立交桥”,鼓励工人积极接受包括技能提升、创新教育在内的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创新创效。

许启金委员指出,当前,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支撑,但却始终游离于政府科技体制改革之外,特别是与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相去甚远,不利于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效的积极性。他建议,将产业工人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来源:中工网

编辑:李文洁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