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株洲9月28日电(记者 高蕾 实习生 兰钦)在同事的眼中,廖丽萍就像高压线上的瓷瓶,默默地守护着电网的安全。20余年来,她始终战斗在生产一线,曾做过变电值班员、运行专责,从一线班组长到专业骨干,凭借着自己的扎实和勤恳,成为株洲供电公司的一张名片,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谱写着动人的青春之歌。
廖丽萍正在为带电设备做红外测温。受访者供图
廖丽萍是国网湖南省株洲供电公司大家庭中的一员。她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湖湘杰出工匠、国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劳动模范和“十大杰出青年”,也是“廖丽萍劳模工作室”的领头羊。
1997年,廖丽萍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株洲供电公司张家园变电站任值班员。当时,变电站的设备还比较落后,一旦出现故障,需要人工即刻处置。夏天戴上厚重的绝缘手套和安全帽,检修完毕,衣服能拧出一滩汗水。冬天钢铁器件上覆盖着冰雪,她的手脚冻得不听使唤。而廖丽萍不怕吃苦,甘于吃苦,凭着一股冲劲韧劲和巧劲,在省、市供电公司的技术比武中崭露头角,屡获佳绩。
廖丽萍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数据和图标。每次检修,她都会随身携带着它,发现问题,她总会记下来,回去再梳理。她深知,每一个细微的数据,每一项具体的操控,都关联机组的安全稳定。
工作中倾注匠心,让廖丽萍成长为行业专家。每一个设备的性能、构造,她都了然于胸。她先后完成120余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改造,协调组织完成10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新建投产,做到10万项倒闸操作“零差错”、设备维护“零事故”、现场作业“零违章”。
这些年来,她细细地研究图纸,高压室里每一个设备的性能、构造,她都了然于胸。廖丽萍先后针对不同设备的特点,制定出设备检修标准化作业流程卡、典型作业票200余项,并形成80余篇论文。一本《廖丽萍设备故障处理手记》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成为公司员工培训的经典教材和检修现场必备的读本,印证着她“供好电、服好务”的初心和使命。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廖丽萍带着这份执着,勇往直前。为了提高设备的运行质量,每次隐患排查,她都会提前整理出“诊断”清单,然后对照清单逐个销号。她说“供电安全关乎千家万户,我们严谨一点,就能把失误降低到最少,就能为更多用户服好务,送去一份光明和安全。”
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不简单。每年的迎峰度夏、秋季安全大检查,廖丽萍穿行在各个变电站,落实进度,检查质量,亲力亲为。有时为了查明一个隐患,她和员工一起钻电缆沟、上构架,五六十斤重的沟盖板,一掀就是100多块。
“创新就在身边,课题就在现场,员工是企业创新的主体。”长期以来,她始终把创新的目标锚定在一线。2011年11月,“廖丽萍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这是株洲供电公司首个以劳模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
落对一粒子,盘活一盘棋。廖丽萍深知,作为领路人,不仅要为年轻人规划职业发展道路,更要带领他们从基础技术一点一滴学起。“确保每一项核心技术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自信、更有力量。”
在一次活动上,国网湘潭供电的劳模朱可认识了廖丽萍,谈起廖丽萍,他充满了敬佩之情。朱可所在的单位也有一个创新工作室,所以他更能体会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和心血。他曾问廖丽萍是怎么保持不断创新的?廖丽萍告诉他,人不能总是将眼睛望得很高,总想解决一个大问题,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小问题也是一种创新。
廖丽萍带领团队研发的“万向接地线夹”,就是立足解决一线难点痛点小问题的创新产品。那时,运维人员检修时,接地线挂接装置经常掉下来,需要不停地把它捡起来再挂回去。这个在大家看来特别“正常”的一件事,却被廖丽萍看在眼里。针对这个问题,她带领团队集思广益,经过多次尝试、迭代,有了如今的“万向接地线夹”。接地线不再掉落,减少了运维人员工作量的同时,大幅度提升了现场作业的安全性。
“这种从细微处着手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劳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廖丽萍说道。
如今,廖丽萍有了新使命,她致力于将员工的创新能量,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量。这些年,创新工作室在电力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获得国家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创新成果120余项,编写出版《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运检技术》《变电站消防培训教材》两本专业书籍,填补了国内空白;累计为国网、省、市公司培养专家人才23人、高级技师27人、技师35人,12名青年班组长走上管理岗位。每每看到大学生从班组走出,充实到各个重要岗位,廖丽萍都倍感欣慰。
廖丽萍不仅是一个团队的带头人,更像是年轻人的大姐姐。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大家遇到难题,总会第一时间跟她诉说、商量,她也会耐心帮他们想办法。有的年轻人遇到经济困难,她也会伸出援手。每年的端午节,她都会提前将家里包的粽子,送到外地员工手中。担任班组长的那几年里,除夕夜她都是待在班组与值班员们一块吃年夜饭。她说,“对我而言,工作的快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身边人脸上灿烂的笑容。”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故事。工作室成立十周年时,许多年轻班组成员给她写了贺卡——“十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您亲手哺育了创新工作室,见证着它从稚嫩到成熟,直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我有幸在这树下乘凉,因此更加感恩您和所有前辈们的付出。”“是您让我在创新路上成就了更好的自己,由衷感谢您。”读着读着,廖丽萍的眼睛湿润了,“我很感动,有这么一群年轻人能够如此信任我,这种信任成为我更加努力的动力。”
13年来,廖丽萍和她的创新团队,见证了电网从数字化到智能化转变的整个过程。最让她骄傲的是,工作室锻炼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们常常把廖丽萍比作一朵盛开在智能电网的“蒲公英”。只要风儿轻轻一吹,它便把籽播撒大地,孕育出新的生命。廖丽萍恰如一朵绽放的“蒲公英”,从一点光,汇聚成一束光,发散开来,直至山河锦绣,满目璀璨……
她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挑战、自我完善的过程。不管选择哪种职业,只要怀揣梦想,逐梦前行,你就是自己的人生主角。”
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李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