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湖湘工匠丨何飞迎:控制零件精度至发丝1/20 锻造航发强劲“中国心”
2024-04-28 20:22:40 字号:

湖湘工匠丨何飞迎:控制零件精度至发丝1/20 锻造航发强劲“中国心”

编者按:工匠,以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技艺,见证平凡中的崇高与伟大。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由湖南省总工会主办的第二届湖湘工匠评选名单揭晓,这些能工巧匠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孜孜不倦、精雕细琢的职业精神,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着自己的能量。

一名湖湘工匠,一面进取旗帜。红网推出“湖湘工匠”系列报道,听湖湘工匠们讲述奋斗故事,看工匠精神如何助力他们抵达职业高峰。

微信图片_20240424164605.jpg

工作中的何飞迎。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兴诚 株洲报道

公司一批贵重的发动机机匣变形量达10毫米,几近报废。他仅用一把锤子,就把零件的平面度、平行度校正到0.02毫米,零件全部达标,挽回损失224万元。

人们常用“细如发丝”来形容物体非常非常微小,而他仅仅凭双手和锯、锉、锤、钻等简单工具,就能将零配件的精度控制在一根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即0.004毫米的范围内。

掌握这个绝活的人叫何飞迎。

他是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钳工特级技师、工程师,湖南省、中国航发特级技能师。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技能大师、湖南省百优工匠、湖南省五一先锋、中国航发技能大师、株洲市技能大师、“2022年株洲工匠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是湖南省和中国航发“何飞迎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参加工作30年来,何飞迎始终坚持坚守在科研生产一线,他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技能,作为钳工,他取得了车、铣、磨、(氩弧)焊专业等级证书;并将所学技能不断运用到工作中,解决了大量批生产和新机试制中的加工难关,创造了许多绝技绝招,如:航空材料密集小孔(≤0.8mm)加工;特种材料及航空发动机各种异型零件热处理变形,焊接变形的校对;特种材料(不锈钢、高温合金、钛合金等)攻丝及丝锥角度的刃磨;航空材料群钻大孔(≥25mm)钻头的改进;静压校正等。在解决重点型号研制、技术革新及高新设备引进、使用、维护中突破众多技术难题,如:参与新机型研制进行工艺改进;解决某机型头部圆环的加工工艺路线;解决某机型整流器叶片电热铆烧蚀问题等。

多年来,在研究航空发动机制造核心技术,解决关键零部件加工难题,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顺利推进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进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新时代以匠心铸造强劲“中国心”的工匠人才杰出代表。

“锉刀、卡尺、图纸是他全部的装备,学习、专研、创新、授业、解惑是他的全部生活。”熟悉他的人,都这样形容他。

爱岗敬业 展工匠风采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国家综合国力、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而“结构复杂”“易变形”“精度要求极高”“可加工性差”“零件价格昂贵”……这些都是航空发动机生产者们望而生畏的“拦路虎”,但何飞迎有股不服输的劲头,为了提升自己,追踪学习当今先进的技术,他上网站,跑书店,学习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

为提升发动机生产技术,他数次自掏腰包南下广州、深圳,北上河南参观学习,并到珠海某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学习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对于何飞迎来说,当一个个难题被攻克时,却是他最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时刻。

工作中,何飞迎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虚心向他人学习,善于总结,反复磨练,不达目的决不停手是他学习技术的显著特点。说到他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技能,公司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2000年何飞迎报考了南方公司高技班,在校学习期间,他惜时勤学,一口气拿下了车、铣、磨、(氩弧)焊四个专业的等级证书,2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

微信图片_20240424164612.jpg

何飞迎深入车间研究解决技术难题。

刻苦的训练终于有了回报,2009年参加株洲市第一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钳工项目上一举夺魁。精湛的技艺在工作中也派上了用场,某型火焰筒在加工过程中,一直存在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航机的正常生产交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他运用所学技术,提出了改进工艺流程的建议,使该零件突破加工难关,至今保持稳定的质量,不仅保证正常的交付,还为公司减少近百万元的质量损失。

因何飞迎出色的表现,公司生产中心将他推上线长岗位。上任后,加强班组建设,以创新求变,提高班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人员素质、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努力完成全年科研生产任务为目标,建立“六大员”班委会负责制,完善班组绩效考核制度,鼓励干多、干好、认真执行基础管理制度。

他在班组提出“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口号。招之能来:班组员工无论何时都能努力克服困难,做到能随叫随到;来之能战: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保证一种零件多人能加工;战之能胜:保证临时急件任务的按时完成,科研生产必须完成。

几年来,经他带领的线室都成为中心“嗷嗷叫”的队伍,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由此带动了中心全年生产任务的完成。

技术创新解生产难题

随着何飞迎技术能力和工作业绩的不断提高,影响力日渐扩展,各类橄榄枝不断向他抛来,对此,他不为所动,初心不改。他认定了一个信念:“是组织、公司培养了我,我的一切都是为了干好航空,为了一颗强劲的中国‘心’。”

近年来,中心承接的新机试制任务不断增加,新机技术先进,要求高,采用了许多新的材料,他高超技能水平的优势更加显现,在重活、难活面前常常大显身手。

某新机火焰筒在加工中,出现质量问题,眼看就要报废,不仅会造成数十万元的经济损失,还将影响到交付节点,何飞迎采用新技术将零件校正,经严格检验完全达到质量要求;某机型整流器钻孔后毛刺太大,他采用巧磨钻头,提高钻孔速度,减少进给量的方法,突破了该零件加工难关。

某批次零件因同类问题出现大比例办单问题,他下决心要闯过这道难关,啃下这个 “硬骨头”。经分析,零件材料特殊是造成攻丝断扣、断丝锥、崩刃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他查阅收集有关资料,凭借自身基本功,确定把改进丝锥的前、后角及渐进刃倾角作为重点,分别设定了角度,找来类似的材料反复进行试验,征得工艺同意,在其他机型的同类性材料的零件上逐步进行试验,直到正式用于该排气管焊件的攻丝加工。

在航空发动机生产中,特种材料攻丝特别多,能满足要求的国产丝锥基本没有,进口丝锥也只能一个丝锥加工25个孔,他通过改变丝锥角度,将国产丝锥使用寿命提高10倍以上,每个丝锥能加工120个孔,单此一项,在排气框架生产中就节约成本300余万元,效率提高两倍以上。

工作30年来,以何飞迎为主攻克的加工技术、质量难关大小有180多项,创造经济价值千万余元,保证了航机批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新机试制的节点。他潜心探索、大胆创新,提出静压校正和还原校正工艺方法,近十年来减少加工时间 8万小时以上,节约成本1248万元,更为航空发动机钣金生产加工加工探出新路。

近三年,完成技术攻关、改进14项,改善提案项。“特种材料丝锥”专利技术运用到生产中,节约成本100多万元;锥筒成型模具应用到生产中,单件加工时间由6个/小时提升到152个/小时;静压校正应用生产中仅挽救一批某型号火焰筒就挽回损失180万元。同时多次受邀完成飞机外场排故,节约成本300余万元。

为人师表 结满园“桃李”

自2009年何飞迎被南方公司特聘为钳工技术指导以来,他凭着丰富经验,带领“徒弟”们连续13年在省、市乃至全国的各类比赛中取得了15个第一,作为省总工会特聘的技术指导,带队参加第六、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分获工具钳工团体第八名和个人第六名,创造湖南省在该项目的个人最好成绩。在公司“传帮带”和“名师带高徒”活动中多次获奖,2021年他和徒弟梁卓被评为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劳模工匠师徒“结对子”活动优秀师徒对子。

2014年,他全身心投入到“何飞迎大师工作室”的创建和南方公司及所在生产中心的钳工队伍培养上,通过积极开展钳工专业技能培训等,使“何飞迎大师工作室”成为公司钳工高端人才培养基地。现工作室已发展成湖南省和中国航发“技能大师工作室”,湖南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QQ图片20240424164505.png

何飞迎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开展技能讲座400多场次,培训学员累计上千人次,同时他被岳阳310厂聘为技能专家并多次开展技能培训。在人才培养的同时,他还进行知识总结,编写了《钳工》《通用量具使用技巧》《航空发动机钣金工》等书籍,申请国家专利3项,发表论文11篇。

“无论身处哪里,都要像钉子一样,扎根在那里。”何飞迎这样告诫自己。20多年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他始终初心不改,勇敢面对,登攀永远在路上。

如今,每一个成绩和荣誉,都成为启航新征程的起点。“撸起袖子加油干,‘动力强军、科技报国’,时刻牢记航发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以精湛的技艺打造国之重器,为走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的新长征路而努力奋斗。”在何飞迎心中,他充满了对技术的专注执着和对未来的信心。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诚

编辑:陈纲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