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产业链成产改“主战场”!湖南湘江新区“链”上发力,持续打造产改“湘江样板”
2025-09-15 10:15:40 字号:

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

湖南湘江新区已形成十大产业链

涵盖航天航空(含北斗)、智能制造装备

工程机械等新区经济支柱产业

产业工人不断集聚

为此

湘江新区多措并举

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持续打造产改“湘江样板”

9月9日,在湖南湘江新区威胜集团智能制造车间,生产气氛与星城气温一般火热。副经理尚良专注指导工友调试设备。

一年多前,尚良还只是一名普通操作工。2023年新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一举夺魁,获评“技术能手”。“竞赛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我的职业通道。”如今,他走上管理岗位,还将数万元奖金用作学习费用。

湘江新区成立十年来,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这座中部首个国家级新区,持续打造产改“湘江样板”,为数十万产业工人开辟“有信仰、有荣光、有力量”的成长之路,从而推进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组织机制“同链发力”

不久前,结束湘江新区总工会组织开展的“校企合作定向班”焊工培训,实习焊工罗方超顺利拿证。

图片

焊工培训班现场。

这得益于智能制造产业链工会联络员提前摸排企业需求并精准组织响应。

湘江新区形成十大产业链,涵盖航天航空(含北斗)、智能制造装备、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区经济支柱产业。产业链成为产改“主战场”。

湘江新区总工会联合十大优势产业链,创新推出“十链联动促产改”《关于深化新时代湖南湘江新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构建“党委领导、工会牵头、部门协同、产业链联动”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出台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21项配套文件,统筹推进产改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湘江新区统战工作部(群团工作部)部长、总工会主席张柳介绍,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十链联动”构建起符合现代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成长“生态圈”。

为使组织机制“同链发力”,湘江新区迅速建立产改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先后召开产改推进会10余次,统筹推进产改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湘江新区总工会常态化开展链上企业工会组织培育孵化,推动链上企业工会组织应建尽建,并为每条产业链配备专属工会联络员,建立动态“人才库”和工作台账。目前,新区工会会员超30万人,全区产业链上百人以上非公企业建会覆盖率达90%以上。

技能技艺“同链提升”

通过参加“链办”早会,航天航空产业链工会联络员了解到部分企业急需无人机“飞手”信息,迅速反馈给湘江新区总工会。工会主要负责人通过调研得知,整个产业链急需“飞手”100余名,随后组织无人机操作培训、考证企业开展培训工作。

“这一趟没白来。”中电金骏受训学员王道平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提高技术,这次培训让他受益良多。

了解到企业急需AI管理方面的培训,湘江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联络员反馈给总工会,工会安排产业链办协调湖南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展“AI+管理 成就不凡”智管研发和财税合规专题沙龙,邀请研发费用管理专家、高级财税咨询专家等为到场企业带来系统化的研发费用管理解决方案分享,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图片

2024年长沙市“星城杯”首届职工技术创新(研发)大赛暨湖南湘江新区选拔赛启动仪式现场。

湘江新区总工会积极构建符合产业链需求的技能认证标准,建立“基础通用+专业特色”课程体系,首创“产业链标准互认”,实现核心工种技能在链内企业无障碍流动,首批已在航天航空、智能制造装备等4条产业链试点,对参与企业最高给予10万元经费支持。

“人才培养从‘撒胡椒面’转为‘精准滴灌’。”湘江新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剑锋说,工会动态更新产业链“人才库”,“一链一策”精准夯实产改基础,帮助产业工人实现技术技能“同链提升”。“一链一策”在企业有了更为具象化的体现。

为解决产业工人知识积累的起步期问题,金杯电工创新设立职工培训中心和技能等级认定中心,并通过技能比武活动、师徒带教津贴等方式,积极培育一岗多能、能跨工序轮动的复合型一线技能人才。

图片

“10条产业链师徒工程”结对仪式现场。

“员工在‘家门口’就能进行培训和等级认定。”长沙市劳动模范、金杯电工特种电缆事业部挤橡一班班组长杨峰,在电线电缆挤橡岗位上坚守了近20年,是车间里的“老师傅”,“带教徒弟期间,师傅每月有津贴拿,成功带出一个徒弟,还能额外获得500至1000元的一次性奖金。”

近年来,湘江新区总工会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聚焦壮大创新人才队伍,积极打造金杯电工、威胜集团、华自科技等25家企业典型示范培训基地,培训产业工人6.5万人次,培养优秀师徒1200余对;主办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近三年累计培训企业员工和再就业人员近万人次。

湘江新区总工会还创新设置“5+X”竞赛模式,开展焊工、网络信息安全、跨境电商等30余个竞赛项目,参赛职工5.5万人次,累计涌现全国技术能手4名、各级劳模308人、工匠600余人。近三年,发放各类竞赛奖励资金500余万元。

精准服务“同链共享”

“心定了,根扎下了,就能更专注钻研技术。”在湘江新区2023年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电子装配工项目获奖的威胜集团职工全帅在长沙安了家。

为实现产业工人“安居梦”,湘江新区精准施策,已供应2万余套人才公寓定向覆盖蓝领技工,并配套提供购房贴息、子女入学等暖心政策,切实解决后顾之忧。

而在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链上,一方“健康小屋”同样悄然改变着职工的生活。

图片

近日,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公司职工在园区的职工健康小屋进行血糖等健康检测。

职工健康小屋是由湖南湘江新区总工会联合长沙市大健康产业联盟打造的职工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旨在为企业职工提供便捷、专业、全面的一站式健康服务。

8月15日,湘江新区健康小屋主题活动走进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公司,健康检测、AI心理测评、正念饮食体验等区域人头攒动。完成健康检查后,职工袁芳不禁感叹:“免费专业服务直接送到车间,太方便了!”

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链主”企业之一,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健康小屋”项目之中。

“整合新区大健康产业龙头企业资源,搭建全链条的健康管理服务生态。”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汤亚奇介绍,经由湘江新区总工会牵线,链上10家企业共同发起“健康小屋”,采用“企业投一点、工会补一点、链主企业支持设备”模式,打造24小时面向职工开放的健康驿站。

“通过产业链赋能链内企业产业工人,擘画产改深化新蓝图。”张柳表示,工会服务逐步向全链条延伸,湘江新区总工会计划在十大产业链共享免费场地、兴趣培训、困难帮扶、金秋助学、医疗互助、学历提升等系列服务,让精准服务“同链共享”。

来源:湖南工人报

编辑:李文洁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