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唐博杰:全能钳工“多面手”

来源:湖南工人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李文洁 2019-04-12 09:00:07
时刻新闻
—分享—

在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有这么一位劳模,每每提到他大家都会赞不绝口,说他是一个全能钳工“多面手”模具装配、调试、整改……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晓光模具钳调科长唐博杰。从2010年至2016年,7年时间里,他一直担任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简称“晓光模具”)模二车间钳工四班班长,从事的是模具装配、调试、整改等模具最后工序。

我们负责的工作是整个模具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因为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往往到了我们这,除了要保证模具质量,还需要把前面工序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因为汽车模具行业有一个特点,如果没有在客户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订单,那么影响的将是车企新车的上线,给客户带来的损失少则数百万元,多则几千万元。

入行前三个月每天都是练习钻孔

2007年8月,唐博杰进入晓光模具,此前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他,转行至模具行业,“完全是跨行跨界”。

当年10月,他被公司安排到湖北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学习时,十分珍惜那7个月的学徒时间,除了师傅安排的工作,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练习上。

前三个月我一直在练习钻孔,每天只做了一件事,钻孔,钻孔,还是钻孔。这是每一个刚入行的钳工必经之路。我们这个工种至少得花上3-4年的时间打基础,才能开始简单的模具调试工作。基础不牢,到后面吃亏的还是自己。

2011年,已经出师的他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挑战。公司接到的第一批对外出口项目,是替一家法国车企制作汽车前围档的模具,其模具精度要求及零件尺寸要求,比之前做过的所有模具都要高上几个档次。对于唐博杰和他带领的团队来说,这无疑是一项挑战。

唐博杰正在作业。

原本客户给予的时间还算充足,可在前期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没有预想到的问题,项目进行到唐博杰这里时,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做这个项目时,我最长的工作时间是从第一天早上8点一直干到第二天下午4点。那时候,只想着如何完成手头上的工作,根本感觉不到累,等到整个项目顺利完成,松懈下来的时候,才意识到,我已经34个小时没睡觉了。

最终,在唐博杰和团队的努力下,如期完成模具出厂发模工作,收获了客户的好评以及新一批的订单。

一次次向高难度模具发起挑战

一直以来,B柱(汽车前后车门之间的立柱)加强板及B柱内板,在模具里难度系数比较高。

2016年初,唐博杰开始担任模具事业部钳调部钳调科长,主要负责车间日常管理,现场模具调试回弹整改项目计划管控及人员协调等工作。这一年开始,他一次次向这个高难度模具发起挑战。

从2016年吉利SX11的B柱,到2017年东风F37项目的B柱,再到2018年东风X37的B柱,唐博杰不断总结之前调试的经验及数据,在整改次数上大幅减少。这也为他成功完成武汉艾帕克项目两个B柱内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博杰正和团队成员一起研究产品相关工艺问题。

武汉艾帕克项目两个B柱内板在没有设计热成型工艺的情况下,采用了半拉伸半成型工艺。

相比热成型工艺,半拉伸半成型工艺不仅可以替车企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究其原因,如果采用热成型工艺,车企就需要一条单独的热成型生产线,以及其它配套工序都需要独立的生产线,而一条热成型生产线的投入可能上亿元。

他带领班组成员,成立专项组及专项作战室,加班加点,通过测量和扫描,仔细分析零件状态模具状态及零件性能,做到7天完成一轮整改,最终通过4轮整改零件合格率达到90%,回弹量控制在0.5MM以内。

这样能替车企节约大量生产成本的模具项目,却并非所有模具企业都愿意接单。因为这项工艺太难了,用这些研发工艺的时间,企业可能已经做出更多模具出来了。但是我们愿意接,因为这是对我们制造能力的检测,也能为我们开拓更大的市场。

在晓光模具,正是因为有着很多个唐博杰这样的技术团队,今年4月,公司获得的订单量已经和去年全年的订单量持平。

把手头上的活做到最好

在晓光模具的这12年,唐博杰坦言从没有过“跳槽”的心思,但是想“挖”走他的企业一个又一个。

公司培养一个技术工人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我不能学成了转身就走,而且在这里,我总能接触到行业里最先进的技术。

去年5月,唐博杰获评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提及过往获得的众多荣誉,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没有团队,我一个人干不出这些成绩。

跟着唐博杰学过技术的徒弟究竟有多少人,他已经记不清具体数字了。但其中至少有10人已经担任了班组长,有的还去了同行企业拿到了高薪。

王功(化名)是唐博杰带过的众多徒弟之一。现在,他早已经出师,带起了徒弟。每次收新徒弟,王功总会和徒弟们说一句曾经唐博杰当初和他说过的话:把你手头上正在做的活做好,不论是做一遍还是做十遍,都不要放弃,一直做到最好的那一天。

来源:湖南工人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李文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工会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