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刘建伟:精进不止 28年三尺钳台打磨匠心

来源:红网 作者:李文洁, 编辑:姜雯婕 2023-09-27 18:06:17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为迎接中国工会十八大胜利召开,红网时刻开设“团结奋斗开新局 喜迎工会十八大”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中国工会十八大湖南代表立足岗位建功新时代的奋斗风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用劳动筑梦、以行动追梦、凭实干圆梦,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篇章。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文洁 娄底报道

DSC_2617.jpg

刘建伟进行零件加工工作。

一根头发丝的厚度是0.06到0.08毫米,刘建伟加工的零件尺寸精度可达到0.001毫米,是头发丝的八十分之一,和镜面差不多。

19岁的刘建伟从技校毕业进入湖南兵器长城公司从事工具钳工工作至今已28年时间,常年与机床、卡尺、钢锯、锉刀、砂纸打交道。金属加工行当里,有句话叫“万能的钳工累死人”,意思是钳工这种工作,要靠双手去打磨各种零件,加工、装配、修理,费时费力且强度极高,不是常人可以胜任的。

不干则罢,要干就要干成最好的。天性不服输的刘建伟立志要在钳工这个岗位上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8小时之内和8小时之外,他都全身心扑在了技术钻研上。无数个夜晚,他在车间汗流浃背地挥舞着锉刀,苦练基本功,直到手掌起血泡,然后生成老茧。不问时间,不计付出,打磨零件的过程,也是打磨自己的过程。通过二十多年的淬炼,他从一名学徒磨成了老把式,精通了刀具、模具、量具、夹具的设计制作,在精细加工方面有了自己的心得和手艺。坚持28年磨一“件”,在刘建伟眼里,长度单位都是以毫米和微米计算,经他加工的零件精细度比机械加工精度更高。

学无止境,刘建伟在精进的道路上不断进发。

针对公司军品工装品种多、工作量大、精度要求高和加工难度大的特点,他积极开展各种小改小革活动。在新产品试制过程中,某产品弹带槽加工精度较高,最小窄槽只有0.5mm、尺寸公差要求±0.01mm,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及多次的试验摸索,刘建伟成功研制出一套专用刀具,使其工作效率提高10倍,每年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多万元,这种操作法也被命名为“刘建伟刀具加工法”。

“当大家认可你了,碰到什么技术难题都会来找你,对你抱有很大希望,我也不能让大家失望。所以我就逼着自己更要提高,不断学习钻研,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艺。”

刘建伟所在的车间是公司的关键单位,担负着各种工、模、量具和非标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面对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他带领大家查资料、学技术、不怕失败、一次又一次地为公司排忧解难。

2017年,刘建伟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他带领团队完成了46项技术攻关项目,申请了3项专利。他带过的徒弟从80后到90后,再到00后,大多数已成为公司的技能骨干。

“三尺钳台,我已经坚守了28年,我还将继续坚守下去,努力把自己探索的新方法、新技术带给更多的90、00后新工匠。现在我也有了更多新身份,作为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我将更多的关注青年职工技能素质培养,增强青年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帮助每一位青年职工树立起‘与国家、与企业同发展共荣辱’的核心价值观。”

来源:红网

作者:李文洁,

编辑:姜雯婕

本文为工会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h.rednet.cn/content/646743/61/1309410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工会频道首页